“2018•山东区域历史文化”论坛在济南召开

12.11.2018  18:10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文化的一系列论述精神,进一步推动山东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交流研究成果,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2018·山东区域历史文化”论坛,于2018年11月10日在山东济南石岛山庄召开。来自天津、南京以及山东济南、临沂、青岛、泰安、潍坊、滨州等地高校、科研机关、党史史志、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在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刘良海研究员的主持下,论坛正式拉开帷幕。学者们围绕山东区域历史文化各抒己见,研讨内容广泛深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赛时研究员以《〈中国古代体育文明〉一书的研究过程》为题做主题发言,展开讲述自己的研究历程,论述中国古代体育的完整体系、五千年来中国人的体质进化过程、中国古代体育所积累的文明成果,强调历史研究中断代史、区域史、专门史的辩证关系,特别指出未来的山东区域史研究必将成为史学研究热点。

论坛第一部分的讨论主要围绕山东古代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中以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的跨学科探索展开。

首先,天津社会科学院任吉东研究员以“城市文化与区域文化之关系”为题,讨论区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密不可分性。山东师范大学梁宗华教授以秦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下齐鲁文化重心的坚守为角度,探讨齐鲁文化在秦汉时期的地位提升问题。青岛大学孙世平探究齐学视域下的《周易》经传、滨州学院郭海燕论述《孙膑兵法》士气思想、山东师范大学张磊从以儒治国角度出发,讨论春秋末期鲁国改革。三位发言者都聚焦齐文化、鲁文化的影响问题。山东社会科学院赵燕姣探究先秦古息国的变迁、高密市郑玄文化研究院郑金涛分析高密地名的由来,二位发言者均论及先秦时期古国变迁的认识问题。山东社会科学院杜庆余从海洋交通角度厘清秦汉时期山东对外贸易与交流的面貌,海洋、物与环境因素构成该时期帝国交往的特色。山东社会科学院王蕊立足于地域社会视角,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宗教因素、政治时局方面对东汉末年的青徐黄巾起义给予全新阐释。山东社会科学院李楠对西汉昌邑王国财政收入的解读析出西汉时期政治、经济存在的隐形问题。山东大学王越从历史学、文学对兖州之战的历史书写维度,探讨袁术形象问题。先秦秦汉时期山东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作为热点公关领域一直得到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

      山东大学谭景玉探究东州逸党与北宋京东地区的文化风貌和士人网络,展现了对山东籍士人和政治权力的独特思考。泰山学院曹建刚探讨北宋时期徂徕先生石介,论证石介在宋学、宋明理学及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二位发言者关注山东仕宦在北宋时期引领政治、思想领域风气之先问题。山东大学孔勇从“谱身”与“谱道”角度分析清代衍圣公宗族意识的表达与实践,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刘冰莉以亓氏、吴氏、刘氏、魏氏家族为代表研究明清时期莱芜家族与家族文化。二位发言者的论析显示出山东史学界对山东明清时期家族文化研究注意力的倾斜。山东社会科学院宋暖探讨明清时期山东乡贤文化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关系,总结汲取、发扬光大乡贤文化的精华,对于建设当代社会新文化,树立社会会主义新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山东大学胡孝忠对山东兖州兴隆塔修建及出土文物研究、任雅萱对明代山东的“”型宗族结构与祭祖习惯的论述分别在考古学、民俗学寻找齐鲁文化的新线索。宋元明清时期山东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呈现出新方向、新态势,大有厚积薄发之势。

论坛第二部分由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魏本权教授主持,主要围绕山东近现代历史文化议题展开。

山东师范大学张登德教授以“近代山东交通文化”框架为基本视角,重新审视山东近代化过程。临沂大学李鹏程考察山东近代体育的结构与变迁,分析在传统体育和西方现代体育两大不同体育体系的相互排斥和融合中,近代山东体育完成时代的蜕变历程。天津理工大学高思峰以青岛台头村为例阐释山东沿海村落家族文化的百年流变。三位发言者的梳理显示出山东近代化带来的新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山东师范大学刘志鹏对抗战时期国民党“山东铁道游击队”的讨论、钟钦武考察抗战时期北海银行对法币政策的转变,则从政治、军事、经济角度理解近代山东社会在战争时期的实况。山东社会科学院李丹论述德国殖民统治下青岛社会风气与民俗的变迁及山东师范大学马金萍研究近代山东海洋信仰,则从民俗学视域解析近代山东的社会生活变迁历程。山东社会科学院刘晓焕研究员对社会活动家于均生研究的问题思考、济南大学马晓雪探讨山东留日生王鸿一社会教育思想,均对传统人物研究命题提出新的时代考量。

临沂大学张学强教授对沂蒙精神“党群同心,水乳交融;军民一家,生死与共”新内涵、新阐释的研究,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沂蒙精神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爱党爱军、动员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山东社会科学院刘良海研究员从唯物史观视域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强调谋创新、重传承、发展与保护协调并进。济南社会科学院董建霞就济南黄河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倡议以“现代文化集聚区”“文化创新”为基本定位的济南携河发展战略。泰安市委党校齐丽探索泰安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协调发展问题时提出作为文化型旅游城市,以泰山旅游业为龙头的泰安必须充分发挥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开发,实现开发与保护双项收益的良性循环。山东大学王建峰论述当前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取向问题及普世价值、山东教育出版社魏磊以山东区域为例论述区域历史文化的时空性、齐鲁工业大学韩仲秋分析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如何更好融入工科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问题。诸上发言均反映出山东史学工作者在以史为鉴,结合实际,为现实服务方面所作出的大胆尝试和不断努力。

本次论坛通过学术讨论与交流,拓展了山东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新领域和新方向,深化了山东区域历史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山东区域历史文化各领域融合研究的认识,推动了全国山东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的学术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撰稿/李丹  摄影/李楠  编辑/刘珊珊    编审 /凌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