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改“蓝图”确定 未来这3个城市将“很有钱”

08.12.2016  08:39

  12月6日,山东发布《山东省金融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到2020年,山东将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全省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400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达到6%左右。

  在规划中,山东重点提到了3个城市青岛、济南与烟台,未来4年将起到全省金融发展的“脊梁”作用。凤凰青岛注意到,三个城市的发展定位有所区分,青岛与济南定位为核心发展城市,以“双核”驱动全省的金融发展,而烟台定位为“构建一极”(即着力构建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将烟台打造成为全省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并产生全国影响。这样“两主一辅”的强力配置,4年后,山东金融业发展将由这3个城市引领。

  财富青岛:迈向世界级金融中心

  在此次调整优化区域金融发展布局上,纲要提出“突出双核”。其中,青岛作为双核之一备受瞩目,将推动青岛围绕人才、信用、法制、资讯、社会服务等营造领先环境,促进财富管理资源集聚,打造全国领先、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金融综合改革示范区。

  3年前,山东启动金融改革,省内经济“龙头”青岛市当仁不让的扛下了这面“金改大旗”,充分发挥青岛财富管理综合优势,2014年2月,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经国务院同意批复成立,成为中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近两年,青岛金融业发展迅猛。据2016年上半年数据显示,青岛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94.21亿元,同比增长8.5%;金融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比年初提高0.2个百分点,达到6.5%;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比年初提高0.6个百分点,达到12.6%。青岛市金融资源聚集效应凸显,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30家。新增贷款大幅增长,2016年新增规模已超去年全年水平;保费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在计划单列市位列第一;直接债券融资实现翻番式增长,规模接近去年全年融资规模的2倍;不良贷款持续“双降”态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唯一连续5个季度下降的城市。

  2016年上半年,有关国家部委批复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第二批创新试点政策,扩大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开展综合监管试点、设立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和外资控股基金管理公司、建设大宗商品仓储物流设施及商品期货交割库、设立多种新型保险机构等20多项试点政策获得国家批复。

  2016年9月,伦敦调研公司Z/Yen Group公布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榜单,青岛名次大幅跃升,名列全球第46位。首次超过大连,紧跟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国内金融中心城市第4位。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较今年4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提升了33个位次,是本次榜单中全球各金融中心位次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排名大幅提升,是对这座城市总体发展水平以及金改发展实力大幅提升的肯定。

  发展基石:金家岭金融区

  2014年9月,立足发挥重点功能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经省、市批准,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管委会组建成立。从此,财富青岛的发展上演了不可思议的“金家岭速度”。

  作为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这里承担着探索财富管理的新模式和新途径。近几年,青岛金家岭金融区在规划建设、招商引资、氛围营造、政策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境内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辖区内,落户的金融机构及类金融企业从220家增加到510家,银行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从1650亿元和1300亿元分别增长到3500亿元和3900亿元,保险业保费收入从13.5亿元增长到29亿元,证券交易额更是达到了2万亿元,各项指标均比三年前翻了一番。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3%,未来将超过20%。

  在基金业方面,打造了以青岛PE•基金中心大厦(已投入使用)为核心,以大荣中心、青岛国际创新园等园区为辐射的青岛金家岭基金中心,截至目前,金家岭金融区累计落户基金管理企业148家,管理基金125只,管理基金规模近两千亿元。金家岭金融区强有力的辐射和带动力,俨然成为推动青岛金融产业乃至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省会济南:金融时代下的财富聚集发展

  山东金改实施三年以来,济南金融业发展得到全面提升。围绕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载体,济南规划建设了3.2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务区,将打造聚集高端业态和总部的经济集聚区。

  根据城市金融发展规划,济南将以把中央商务区建设成为承载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区域性经济中心定位的优选首选平台,引导总部经济、金融和新金融类金融机构、服务业新业态入区集聚发展。目前,济南中央商务区已先后引进山东省建行、国开行、农商行等65家金融服务机构入驻中央商务区及周边,正在形成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金融机构聚集区。

  金融业已成为济南支柱产业

  随着近三年山东金改的全面实施,省会济南的金融业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去年,济南金融业占GDP的比重已达到10.5%,金融业俨然已成为济南的支柱产业。目前,金融业在全市税收占比达到了13.8%,也就是说金融业对济南的“钱袋子”贡献良多,增加值和税收都稳居城市首位。其中,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存贷款余额占全省的比重接近1/5,拥有银行机构45家,证券公司27家,保险公司84家,上市公司达到了32家,特别是新三板的企业有104家。

  三年来,济南市金融业发展实现了规模、效益的全面提升。2012年至2015年,济南市金融业增加值由411.3亿元增加到641.86亿元,增长56.1%,年均增长16%,总量和占比都排全省首位。金融业已经发展成为济南的支柱产业。

  创新烟台: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崛起

  根据山东未来4年的金融规划,将把烟台打造成全省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并产生全国影响。

  山东金改近3年来,烟台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倍,占GDP和服务业的比重分别提高了1.5个和2.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数量新增40家,银行业资产规模净增加2280亿元,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了42.8%和28.4%,保险密度提高到2543元/人,保险深度提高了1.8个百分点。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7家,总数达到40家,居全省首位,上市公司累计融资870.6亿元,是2012年末的1.8倍。

  “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70家,企业挂牌融资5.5亿元。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极大优化了烟台的融资结构,目前,烟台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已经突破35%。

  此外,烟台在金融创新领域实现突破,华海财险开业运营,成为全国首家具有海洋特色的综合性财产保险公司,恒丰银行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中州期货实现全牌照经营。协调争取国内首家省级海洋产权交易平台(烟台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和浦发银行总部级离岸金融创新中心落户烟台。山东金改的全面实施让烟台的金融发展“变脸”,未来4年,必将圆梦“构建一极”的金融发展规划。

  解析山东金改这3年:“成绩单”闪耀夺目

  2013年8月,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被业界解读为“山东金改22条”,推出一系列有力度的、系统性的改革措施。此时,郭树清出任山东省长不足半年,山东在其主导下力推金融改革。

  3年前,郭树清便提出了“每个市都要配一个懂金融的副市长”、“从中央金融机构抽调30名干部到山东挂职”的重大金融决策,其在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发出的挂职通知,全国瞩目。而山东省政府对这些金融副市长的期望是:改善山东的金融环境和意识,推动山东金融改革。

  3年后,山东省金融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936.11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3130.6亿元,增长了61.7%,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份“成绩单”可谓闪耀夺目。

  据山东2016年上半年金融数据显示,山东省股票、债券直接融资达到2681.2亿元,同比增长57%,全省上市公司达到259家,比2012年末增加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从零发展到461家;齐鲁银行成为全国首家获批在“新三板”发行优先股的商业银行;实现保费收入1386.8亿元,同比增长40.69%。村镇银行达到128家,居全国首位。

  地方金融改革方面,山东省城商行分支机构已实现县域全覆盖,省内14家城商行资产总额达到1.26万亿元,是2012年的1.94倍。此外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推行大病保险,覆盖近6700万居民,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山东金改这3年,可谓硕果累累。

  虽说近年来山东金融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与广东、浙江、江苏等金融强省比较,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早在4年前,浙江、江苏等省份金融从业人员的比例已经高达7%~10%(山东2%),而4年前广东省的金融业增加值已突破3000亿元,占GDP比重为6.5%(山东4%)。

  所以,任何领域的发展,只有看到差距,才能实现进步,金融业亦不例外。事实证明,山东金改这3年所取得的成果,证明了郭树清当时将金融确定为山东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是正确的选择。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温伟伟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
山东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旅游景点和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