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工商局全力助推非公经济创业创新增活力

18.01.2018  22:30

  近年来,滨州市工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坚持“放、管、服”三位一体,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政务服务,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效,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了我市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一、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依托,释放非公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持续深化登记制度改革。在原有改革成果基础上,今年3月份,在全市推行简易注销登记新政策,通过简化注销登记流程,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市场机制,使市场主体不仅“生的顺畅”,也“退的便利”,截至目前共为1264户企业办理简易注销登记。5月份,进一步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许可事项,前置审批事项由改革之初的226项缩减到33项,市场准入更加便捷。11月1日,正式推行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目前,市县名称库已经全面放开,解决了企业“起名难、效率低”的困扰。截至12月末,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5.62万户,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25.16万户,占到市场主体总量的98%,比商事制度改革前增长了127.28%(2014年2月底非公经济市场主体为11.07万户)。

  二是全面推行“三十一证合一”改革。按照“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该减掉的坚决减掉”要求,在“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基础上,9月1日起正式实行“三十一证合一”改革,在全市各级登记窗口全面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工作模式,申请人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向工商登记窗口提交一套材料,便可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三十一证合一”营业执照,进一步解决了企业提交多套材料的问题,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多证合一”营业执照1.46万份。

  三是大力推行登记便利化改革。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9月1日起,在保留窗口登记的同时,在全市范围内正式推行全程电子化注册登记改革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企业登记注册业务实现全程网办,企业足不出户便可以办理营业执照,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创业、企业创新创优的热情。

  二、以事中事后监管为抓手,加强非公经济诚信建设

  一是积极推动部门协同监管。今年以来,全市工商部门严格履行“双告知”制度,实现了市场主体登记信息与发改、金融、税务、质监等部门信息的实时传递共享,已推送企业信息42.33万条,股权出质信息2762条。通过部门共享数据,能够畅通与相关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确保信息传达通畅,真正形成信息共享、证照联动、监管协同、社会共治的新格局。同时,认真做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工作,采取函询相关部门的方式,推动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诚信履约,守法经营。

  二是强化信用约束机制。完善集中年报、上门办理、短信提醒等服务举措,稳步推进企业年报工作,2017年全市企业年报公示率平均为97.49%,居全省第2位。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落实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归集全市企业信用信息,建立联合惩戒机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共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30921条,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信息2632条,推送公示1228条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同时对160名失信被执行人依法实行了任职限制。

  三是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今年正式启动了“双随机”综合抽查工作,将省工商局随机抽取的我市6199  户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执法检查人员进行随机匹配,对抽取的市场主体实行“一次检查、全面体检”,并按照“谁检查、谁录入、谁办案、谁录入”的原则,将检查结果归集到企业名下,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去年以来,先后对11532户市场主体公示信息进行了抽查和公示。

  三、以优化服务环境为保障,扶持非公经济发展壮大

  一是全面实施小微企业“双升”战略。结合工商职能,精准施策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结构性难题,着力育小、服小、活小、强小。积极推进“个转企”,切实为“个转企”做好优化服务、跟踪回访、转型帮扶工作。推进政银企深度合作。指导金融机构利用其网点、人员、设备等优势,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同时,编制印发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深入企业送法送政策,帮助企业答疑解惑,全力帮扶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大力实施品牌培育工程。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将商标注册工作融入企业发展规划,根据我市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特点,建立商标品牌培育梯队,引导企业注册使用自主商标,指导企业争创驰名商标,支持出口企业进行国际商标注册,重点推进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并着力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实现扶贫、兴业、富农。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全市商标申请量5338件,新增注册商标2691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17869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5%,66.8%和22.9%,其中新增注册商标增长率居全省第1位。引导并推荐了6家私营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帮助9家私营企业注册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新增3件地理标志商标,全市地理标志商标总量达到19件。

  三是充分发挥工商助企融资职能。充分运用动产抵押、股权质押登记手段,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与金融部门进行沟通,联手搭建融资平台,引导企业运用自身动产和股权作为抵押物和质押物进行贷款融资,同时全市工商系统开通抵押登记“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实行导向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为投资者和经营者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短缺难题。今年以来,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132户,助企融资541.76亿元,登记件数和融资金融居全省第2位;办理股权出质登记287件,出质股权金额84.64亿元,助企融资131.57亿元。

潍坊市工商局优化职能服务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全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市工商局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明确思路举措,深化改革创新,统筹推进优化职能服务与加强市场监管工作,努力营造更优营商环境,促进了非公经济增量提质发展。截止11月底,全市新登记非公有制市场主体9.工商局
昌乐经济开发区“三量”齐抓聚焦项目促发展
一是扩增量,以高质量双招双引增强新动能。突出中德产业园、佳诚数码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等4个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深化英轩重工与斗山集团、佳诚数码与美国雅龙的高端战略合作,以园区招商推动企业聚集、链条延伸。着力推进招才引智,矿机集团与山科大联合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精科传动与山东大学、盛世热电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合作建立科研院所2处,力争年内引进“千人计划”、高校院士等高端人才团队4个,泰山产业、鸢都产业等高层次人才达到20人以上。二是优存量,以快速度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全力加快总投资70.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