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新旧动能转换先行 开启济南黄河时代

23.09.2017  09:05

  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是统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是城市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进黄河时代、实现携河发展的重要支撑。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规划建设高度重视。目前,先行区前期工作正有条不紊地陆续展开。

  黄河之变

  昔日天堑成为历史 济南迈出携河发展步伐

  自1855年黄河改道济南,黄河成为阻碍济南北部发展的一道天堑。2009年黄河小浪底工程通过验收,黄河的防汛能力提升到千年一遇。作为地上悬河的黄河济南段,基本告别洪水的威胁。此外,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黄河流域防洪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功、南、北展区三个蓄滞洪区防洪防凌运用几率稀少,予以取消。黄河北展宽滞洪区由此得以解放,济南北跨最大的制约因素不复存在。

  与此同时,济南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如期完成,让昔日的臭水沟成了城市发展的新片区,从而为济南北跨过河奠定了基础。随着济南东拓西进步伐加快,城区城市发展空间越来越有限,东西狭长的城市布局也带来交通拥堵等诸多问题,北跨成为当务之急。结合省委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这一重大战略工程的实施,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从提升城市首位度的战略高度出发,启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规划建设,大力推进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进携河发展的黄河时代。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班子成员迅速到位、积极开展工作。目前,正积极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总体方案》编制工作。

  规划先行

  坚持高标准规划 引领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先行区位于济南市区北部,规划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泉城特色”的要求,先行区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绘制发展蓝图。项目前期对标雄安新区,委托瑞典斯维寇设计集团(SWECO)和美国麻省理工(MIT)开展先行区空间战略规划研究,并邀请了负责雄安新区规划设计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保军院长及其团队,就先行区总体规划及交通专项规划编制达成全面合作意向。

  为确保规划落地实施,先行区成立由市规划院、市市政院等5家设计院组成的规划工作组,启动现状摸底调查工作,覆盖先行区规划范围黄河以北所有区域,目前该项工作进程过半,10月底全面结束。

  在下一步规划编制中,先行区将坚持多规合一,确定空间战略规划后,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同步完成交通、产业、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同时,搭建先行区规划管理“一张蓝图”大数据平台,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红线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形成“多规融合”的新城发展蓝本。

  交通提速

  “三桥一隧”今年开建 “引爆”区域掀起发展新势头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文涛在先行区调研时提出,要在先行区规划范围内划定5-10平方公里的引爆区,加快三桥一隧建设和产业项目落地,管委会也在积极谋划,合理划定“引爆”区域,启动片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大项目落地,尽快形成聚焦和要素集聚,营造黄河北发展的新势头,形成先行区建设发展的新看点。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济南三座跨黄河桥梁对济南牌照七座以下小汽车免费通行。今年济南市还要开工建设齐鲁大道黄河大桥、济泺穿黄隧道、凤凰路黄河大桥,改扩建济南黄河大桥。从先行区长远发展考虑,在三桥一隧基础上,未来还要增加更多的过河通道,让济南市民过黄河像过小清河一样方便。

  创新机制

  采取大部制架构 打造四个“最”环境

  新旧动能转换,不仅是产业上的转型升级推陈出新,也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打造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环境。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将充分用好省市赋予先行区先行先试的改革权、试验权、先行权,在前期赴先进城市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在组织架构、行政审批、人员使用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在部门设置上,采取大部制、扁平化,参照雄安新区合理设置组织架构。结合大部制架构,探索一个部门审批,建立多规合一、多证合一、一门受理、一章审批、一次收费、一步到位的项目审批体系,减少事前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发展服务最优、行政收费最低的政务服务环境。

  基建先行

  加快骨干路网和地下空间建设 探索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

  先行区的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尤其是骨干路网和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将成为下一步工作重点。结合路网调整、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先行区将按照先地下再地上的原则,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从源头根除城市内涝、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将来先行区在高强度开发区域,以及主要交通路口,建设地下交通枢纽,减少马路上的车流量,营造小街区、窄马路的格局,让地上空间更适宜步行交通。

  基础设施建设时间长、投资大、负担重,也是新区开发最难啃的骨头。结合国家最新政策,先行区将探索PPP等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减少对财政资金和土地收入的依赖。目前先行区已经和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建八局等知名央企共签订30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管委会还把片区内居民安置作为今后工作重点,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和资金,用于安置房建设。

  规划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承载着700万济南人多年的北跨梦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座绿色生态、低碳环保、产城融合、智慧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将在黄河北崛起。

作者:张丹丹   网络编辑:曹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