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枣林村山岭薄地变成高效农业示范园

17.10.2018  14:21

  新泰市谷里镇于枣林村一共137户,414口人,绝对算个小村。2010年之前,于枣林村不仅是个小村还是个穷村,它地处丘陵地区,土地贫瘠,基本“靠天吃饭”,每年只种一季花生或地瓜,年均亩收益不过500元。而如今,于枣林村不仅搬进了新社区,村民还当上了樱桃园的“股东”。
  于枣林村有1536亩山岭地。为了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村党支部书记于彬领着村“两委”班子外出考察,学习发展真经。于彬和大伙意识到,于枣林村必须先解决制约发展的两个“瓶颈”。“一是村民‘靠地吃饭’,生产分散,再加上经济收入低,安居更难;二是集体经济薄弱,无法提供基本的社区化服务。”于彬说,寻求新的发展方式,首先要使农民从传统土地生产模式中解放出来。
  经征求全村党员群众意见,于枣林村最终决定由村“两委”牵头成立合作社,集中“托管”全村土地,通过流转运营,实现村民和集体双增收。2010年5月份,山东新泰枣林峪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每2.1亩为一股,将731股1536亩土地全部入股合作社。颁发了股权证,每年给予不低于每亩500元的租金,股民每年每股不仅可获得保底分红1050元,还可获得土地效益分红400元。”于彬说,这样一来农民变成了股民。
  有产业支撑,合作社的股东才能拿到真金白银的租金和分红。2011年,于枣林村通过流转土地股权,建成了山东高效农业示范园。随后将农业示范园流转给山东谷里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有限公司,用于发展林果生产和休闲旅游观光农业。
  “示范园一期流转土地2000余亩,投资3000多万元,栽植10万株樱桃、核桃,完成了水、电、路、塘等基础配套设施,亩产达1.2万元左右,产出效益是原来种植花生、地瓜的10余倍。二期投资300万元种植桂花、玉兰、海棠、红榉、尤根子等1.5万株,80余亩的花卉园已初具规模;投资270万元加固修缮水库4座,总蓄水量达到30万立方。”山东谷里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斌说,目前示范园面积已达到3000余亩。农业示范园里还建起了酵素厂,加工处理樱桃等的次果和残果,生产酵素肥料等产品。
  依靠林果产业园,除了租金和分红,于枣林村村民还多了份打工收入。现在全村劳力200多人,外地打工的有120人左右;剩余劳力和一些老年人,几乎全部到示范园打工,每天可收入50元左右,年人均增收1.2万元。“一般每天用工150人左右,摘樱桃时一天得600人。”周斌说,一个月的人工费得20多万元。不仅于枣林村,附近村的村民也得到了实惠。店子村52岁的刘灿兰就长年在园区打工,一个月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
  除了引来企业和产业,于枣林村还发展起集体项目。“村级集体将新增的120亩地入股,每亩年租金500元,集体年增收6万元;依托劳务服务公司,向示范园、纸箱厂、电子厂等企业输送劳务工,村集体按工资总额的5%提取管理费,每年增收2万元。”于彬说,投资185万元建设的义源纸箱包装厂,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投资260万元建立的韩升元电子厂,解决劳动力就业280余人,人均工资1800元/月。
一合作社“种”了三个村的地
 农村大众报枣庄讯 (记者张超 通讯员杨和山)山亭Ncdz.Dzw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