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首先要有人带好头

11.04.2017  22:40

  近来各地都在移风易俗。这是好事儿,有些过时的、不健康的、不文明的、不科学的风俗,没有传下去的必要,还是移走、易掉的好。

 

 

 

  因为各地都在搞,进乡村采访时,这便也成了被推荐的重要采访内容。县里的、乡里的干部在夸耀当地的做法时,一个最大的标准便是:一个人死了,其家人省了多少钱、少用了多少工。笔者听了,心里总是怪怪的,口头上不能说什么,内里却在这样想:如果在白事上的移风易俗只是为了省钱省时间,简单挖个坑埋了不是最移风易俗吗?可这不被允许,必须火化。火化时亲人要跟着去,火化费加骨灰盒便宜的也要2000多元,这岂不是花钱又费时间?如此看来,我们提倡的移风易俗,在白事上,不应该只以少花了多少钱和省了多少时间来衡量。

 

 

 

  笔者说起这事儿来,只是个引子,真正想说的是,移风易俗并不是件多难的事儿,关键是要有人带好头。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倡移风易俗,只不过有时提得多些有时提得少些、有时抓得紧些有时抓得松些罢了。

 

 

 

  笔者很小的时候,村里的土墙上刷着暗红色的大字,上小学五年级的大哥说,那是“移风易俗,改造中国”八个字。几年后二爷爷去世,村里的干部上门做工作,让二爷爷家的大叔带个头,将二爷爷的遗体火化了,大叔当然不同意。后来公社的干部来了,说了这样的话:周总理的遗体都要火化,你父亲的为什么不能?大叔觉得这是个大道理,便同意了。二爷爷因此成为那个小山村第一个死后被火化的人。

 

 

 

  以后,村里人死了,没有人觉得可以不火化。并且,村里划出一片荒山坡,让全村人把自家的坟都迁过来。没有人觉得自家的坟是不可以迁的,他们烧上一刀纸,磕个头,把先人的骨殖挖出来;重新埋好后,再烧上一刀纸,磕个头。以后,村里再有人离世,都埋到那片荒山坡上,全村人都觉得很正常。

 

 

 

  近些年来,村里的人发现,当地一些当了干部或者有了钱的人,请来风水先生,找个“风水宝地”,把死去父母的坟迁过去。渐渐地,田间、果园的坟便多起来。

 

 

 

  前年到表弟家,和表弟在田间走时,表弟特意拐了个弯,让笔者去看一座坟。那是从他们村里走出去、当了最大官的人回家给父母新修的,占了二三分地的农田。表弟指着周边的山给笔者看这座坟的风水:什么地方是龙头、什么地方是龙脊、什么地方是龙尾。总而言之,坟是埋在龙的气眼上了,子孙后代会出更大的官。

 

 

 

  笔者只是听,不知道该对表弟说什么,但至少有两点是值得怀疑的。第一,如果真相信有所谓的龙气,那龙气绝不是随处都有的。笔者老家那片地方,穷山僻壤,祖辈能在这里活下去,实属不易,哪有什么龙气?其二,退一万步说,当地真有龙气,被高明的风水先生看出来了,风水先生干吗不把自己的父母埋进去,让子孙当大官、发大财?

 

 

 

  笔者老家的农民从几十年前开始觉得人死了可以火化,到现在相信只要把死去的爹娘埋对了地方,他们就会时来运转,这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带了个什么样头的问题。对于移风易俗,笔者是这么想的:普通的老百姓,对于传统和风尚,并没有不可动摇的坚信和遵守,他们主要看身边的人在怎么做,尤其是那些“混得好的”。老百姓眼里的“混得好”,不外乎有权和有钱。管好了有权和有钱的,让他们在移风易俗中带个好头,移风易俗便是件很容易的事儿;否则,连笔者老家穷得过年是买二斤肉还是三斤肉还需算计半天的村民,恐怕都要省下过年买肉的钱,攒下来请风水先生了。

 

 

 

  笔者这么说,是在现实中看到了正面的例证。最近到临沂市兰山区采访了这样一个村子。这个村田间竖着800多个坟头,每个约占一分地。可这个有3300多口人的大村,现在只有不到200亩耕地了。村里建起地下骨灰堂,动员村民把埋在田间的亲人迁过来。笔者去的那天,这个村从地里挖出近200个逝者的骨殖。村民纷纷迁走田间亲人的坟子,是因为他们看到村里的党员干部先带头这么做了。听着不止一个村民说这是“大势所趋”时,笔者这么想:如果这个村的党员干部不是先自己迁坟,而是动员普通村民先迁,这个如此大的村要在短时间内挖掉田间的800多个坟头,恐怕很难。   一个村如此,全国更是。农村大众报评论员 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