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蜂子蜜”的坚守与传承

09.12.2019  18:32

 

11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济南市莱芜区雪野镇安子湾村的山东朗野蜂业有限公司。公司坐落在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依山傍水,风景宜人。

这就是华山,2003年就被评定成国家森林公园了,这么多年一直封育,公园里有近4000公顷森林,物种资源特别丰富,环境特别美。”公司总经理王海波指着旁边连绵的青山向记者自豪地介绍,“你等春天再来,到时候百花争艳,蜂群就在花丛中上下翻飞采蜜,我们的洋槐蜜、荆花蜜等都是在这片福地里采出来的。

听说朗野蜂业一直致力于生产100%蜂产品和成熟蜜,产品广受好评,2018年,还被评为山东省第五批老字号企业。记者前来,就是想一探这家“老字号”的前世今生。

143年历史

许大蜂子蜜”的坚守与传承

山东朗野蜂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是在2010年,作为企业还非常年轻,但“许大蜂子蜜”这个字号却已有了143年历史,传到现任董事长许金亭手里已经是第五代了。

许金亭介绍,“许大蜂子蜜”起源于1876年,为许汝勤所创。第二代传承人许在田人称“许大蜂子”,其蜂蜜质优价廉,“许大蜂子蜜”广为乡里称赞;第三代传承人许成运是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因擅长用蜜蜂和蜂蜜等土方治病救人且以“贫不收梓,富不双付”而闻名一方;第四代传承人许东,从小就在蜂场帮着养蜂;第五代传承人许金浩、许金亭兄弟,2010年从父辈接手祖业,成立了山东朗野蜂业有限公司。

许大蜂子蜜”在莱芜人心里一直是甜蜜的象征,尤其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给很多人的生活都增添了一抹金黄的亮色,那是幸福的味道。

一块招牌,就是一段传奇。”老字号记载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凝聚了几代人的奋斗史。采访中,许金亭几次向记者强调:“无论市场环境怎么变化,我们都不会丢了家族的传承,绝对不会掺假售假。老字号靠的就是诚信,我们做食品企业的,更是人心换人心的买卖,底线一定要守得住。

与时俱进

才能永葆老字号的活力

如何老而不衰、历久弥新?这是老字号的一道命题。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品质、口感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消费理念的升级和变化,食品领域老字号企业在传承和创新上的挑战更是艰巨。

老字号面临着新技术、新市场、新受众,原味要保留,但产品服务、品牌创意、营销方式等必须要与时俱进。”许金亭说。

2012年,朗野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动植物学院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聘请山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胥保华担任公司常年技术顾问。

在科研支持下,公司不仅实现了产品线向蜂蜜酒、保健品、日化等方面的延展,还流转了400多亩土地,种植紫穗槐,打造特有的蜜源植物,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为了保障蜜源的供应,也为了能带动更多蜂农一起创造更好的生活,朗野联合有多年养蜂经验的蜂户成立了雪野富祥蜜蜂产品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养蜂户”的模式,进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

从蜜源地挑选到原料采收,从原料进货检验到生产过程控制,层层把关。目前合作社里共有4000余蜂群,加入合作社的养蜂户有120多户,平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我们会派专业的技术员给蜂农提供技术支持,如果需要资金,公司也会酌情帮扶。与我们签约的蜂农只要产品质量没问题,我们是全部按保护价收购的。但是我们对产品标准的控制非常严格,在产地就要抽样送到检测中心检测,合格了才收,这都是写在合同里的。”朗野蜂业生产综合科科长井丽萍告诉记者。

相中朗野

外省老技术员领衔技术团队

走进工厂,露天摆放的100多个整整齐齐的蜂箱便映入眼帘,一位戴着防蜂纱帽的老技术员正在其间忙碌。他叫朱振华,今年52岁,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焦庄乡朱岗村人,19岁就开始养蜂,是公司最资深的技术员。

别看老朱看起来有点憨厚,却是个“技术流”,正经养蜂专业毕业的,说起来养蜂的新技术那是头头是道,甚至对哪个专家新写了哪篇论文都如数家珍。

马上降温了,蜜蜂即将过冬,蜂箱温度要控制在-2—8℃,过热工蜂会老化,不利于春繁。温度过低,蜜蜂会消耗大量的饲料,工蜂缩短寿命。”老朱一边跟记者介绍一边也没停下手里的活,“所以今天一定要再确认一次蜜蜂们过冬的蜂蜜是不是留够了,蜂箱里各项指标是不是都保持良好。

老朱这样的技术员朗野蜂业还有十几个,既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从业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把式。这支技术团队在老朱的带领下,不仅照管着公司自有蜂群,还为合作社的蜂农们提供技术支持,共同为这项“甜蜜”的事业奋斗着。

现在蜂蜜行业充斥着低价的所谓“勾兑蜜”“水蜜”等,扰乱了市场的正常运作,像朗野这样坚持良心生产的企业因为成本高,所以面临着艰难的生存环境。朗野也一直在寻求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改,争取让整个行业能走在合理的监管轨道之上,让“老字号”在新时代继续焕发光彩。

农村大众报记者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