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两城两谷”绘出高新区蓝图 两岸记者走进齐鲁软件园

16.08.2018  20:10
8月16日,“回望齐鲁好风光”鲁台新闻媒体记者联合采风活动来到济南市高新区齐鲁软件园,一同感受高新区加快构建“一区两城两谷”布局的最新成就。

  鲁网8月16日讯(记者范金鑫)8月16日,“回望齐鲁好风光”鲁台新闻媒体记者联合采风活动来到济南市高新区齐鲁软件园,一同感受高新区加快构建“一区两城两谷”布局的最新成就。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国内各个行业发展迅速,软件行业也一步步从高深莫测的科技变成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95年成立于济南市高新区的齐鲁软件园,是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众多“国字号”金字招牌先后落户齐鲁软件园。目前,园区主导产业方向为面向行业的应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和服务、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信息安全、总部经济与金融服务业等。

  济南高新区发展规划展厅展示了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发展概况、园区产业布局、建设规划等,不仅展示出了高新区发展环境,包括生活配套、人才平台、技术平台、金融平台等的基本情况;也集中介绍了齐鲁软件园、生命科学城、智能装备城、临空经济区等园区的基本情况。极具太空感的设计让展厅充满现代气息又略带神秘,部分企业的信息、展品也被一一陈列出来,他们与济南高新区并肩成长,承载了高新的记忆也昭示着高新的明天。

  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作为济南市科技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区域性经济中心的主阵地,济南高新区在产业布局上有哪些创新?站在第一展厅内,记者看到了高新区“一区两城两谷”的布局沙盘。中心区、综合保税区、高新东区、高新北区、创新谷五大片区相互依托,互有联系,共同构建了临空经济区、智能装备城、生命科学城、齐鲁智慧谷、齐鲁创新谷的“一区两城两谷”产业布局。最吸引人的当数“四个中心”展厅中的科创中心区域展示的各种高精尖装备。这里不仅有我国"863计划"重大专项浪潮天梭K1高端容错计算机,还有国家电网使用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不仅有高新区企业为我国飞机研发的雷达罩,还有填补世界空白的高新区企业生产的铌酸锂单晶薄膜,使我国成为世界唯一可产业化国家。

  “小神,你能带我去展示区吗?”“您好,请问您是需要我带您去展示区吗?”“小神,济南高新区的房价多少?”“高新区的房价好贵啊,已经超过两万一平米了。小神感到压力山大了!”这是在展厅里,记者们与来自神思电子的行业引导机器人“小神”之间的对话。精准的语义理解、流畅的人机对话、吸睛的趣味互动等“看家本领”让大家惊喜不已。来自东森电视台的记者张俊忠更是与机器人亲密互动了起来。据了解,这种可向用户提供迎宾引导、业务咨询、问题解答、信息推送等个性化服务的智能机器人,已经开始在省内外的医院、银行、人社等政务机构小批量商务落地。

  在各大园区展厅里,生命科学城显得独树一帜。展厅集中展示了人类生命周期中相关的生命健康产业情况。从一个生殖细胞到生命终止过程涉及基因分析测序、脐血保存、儿童用药、皮肤修复、化妆品、粒子治癌、养老地产、人体冷冻等等生命科技技术和产业,向记者们集中展现了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的全产链成就。截止2017年,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1700余家,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700亿元。 

  作为山东乃至华东地区软件产业的心脏,早在2000年时,园区的入园企业仅有32家,到2015年底,已经超过1750家,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超过1000家企业的单个园区。截至目前,齐鲁软件园有入园企业2600余家,从业人员达16万人,2017年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25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1560亿元。

  突破千亿元的产业园区在国内并不多,齐鲁软件园之所以有如此迅猛的发展,除了众多优惠政策的支持,更得益于齐鲁软件园优异的研发环境。据了解,多年来,齐鲁软件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服务器、研发系统、测试软件等,单单超级计算机的投入就有6亿元之多,其他研发平台的总投入也在6亿元以上。这些研发平台都可供企业免费使用,企业研发非常方便。

  中国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最大的中间件研发基地、中国最大的商用加解密研究基地……经过多年的成长,齐鲁软件园收获了一系列称号,这些称号不仅让齐鲁软件园名扬海内外,更使其成为济南乃至山东省对外开放交流的一张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