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行称18万藏品卖865万:老太被骗4万

11.12.2014  14:00

  想着自己购买的收藏品能以865万的价格到香港拍卖,今年已经75岁高龄的李玉花(化名)陷入了兴奋当中。本以为这次“幸运”是“财富梦”的开始,为了尽快将藏品出手,在接下来与“教授、港商、北京典藏中心”等多方的沟通中,李玉花前前后后汇出了多年的积蓄近4万元,而最终等来的却是一场骗局。连日来,本报报道了多位陷入“吸血拍卖”陷阱的老人。对此,有心理专家分析,老年人正是因为缺乏经济安全感才易受骗。
  18万!
  七旬老太两月买了13件藏品
  迷上鉴宝节目
  回顾整个“骗局”,还得从李玉花购买了一些收藏品开始。
  近年来,一些鉴宝类节目俘获了很多老年人的心,其中也包括已经75岁高龄的李玉花。她想,如果自己也能收藏些宝贝,找个专家鉴定鉴定再卖上个好价钱,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养老钱,也可以为子女们减轻负担。
  被广告所吸引
  今年8月份南京青奥会期间,李玉花看到电视节目中播放了一则售卖南京青奥会纪念玉玺的广告。广告内容中,不仅介绍了玉玺珍贵的和田玉材质,更是介绍了它的升值空间。经过连续多日的收看,李玉花拨打了电视屏幕中商家的联系电话。最终,李玉花消费了14600元,购买了玉玺,而这也正是她收藏之路的开始。
  花18万买藏品
  “之后,商家一直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们还有很多的文物出售,也都很值钱。”李玉花说,从8月份到10月份,这短短的两个月中,她从安徽省六安市一家文物公司先后购买了13件藏品,其中以玉玺为主,不仅包括伟人的玉玺,还有航空纪念版玉玺等,总计消费了18万多元。
  记者探访
  藏品包装精美还有代码编号
  退休后,李玉花与老伴一起生活,子女们都不在身边。虽然老两口生活不愁,但也正是两位老人平日里节俭的生活习惯积攒下来些养老钱。在李玉花老人的家中,记者看到了其中一件藏品。光从外包装看,这件用大红色箱体包裹着的藏品,看起来价值不菲。李玉花老人小心翼翼地从箱子里将玉玺拿了出来,玉玺呈墨绿色,不仅有相关资格证书还有代码编号。李玉花告诉记者,类似的藏品家里还有12件,但都放在柜子里不方便拿出来。
  得知自己上当受骗后,李玉花老人瘦了近20斤,精神憔悴恍惚。为了追回被骗的钱,李玉花多次与对方联系,可得到的答复是,退款前还需赔偿“违约金”。“他们就这样一步一步地骗下去,我已经是身无分文了。”李玉花老人说。
  865万!
  天价拍卖金额将她骗入陷阱
  主动帮忙拍卖
  李玉花说,10月份的一天下午,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一个操着陌生口音的男子,自称是北京世纪典藏文化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赵宇,他是从网上看到了李玉花收藏的这些文物。“我们即将在香港举办一场拍卖会,你的这些文物我们准备全收,给你865万。”“865万!”听到这个数字,李玉花的脑袋嗡了一下,这辈子她都没有见到过这么多的钱。李玉花老人询问对方该如何出售。“我们会给你邮过去一份合同,你的文物就委托给我们进行拍卖,我们会上门收购你的藏品,再把钱给你带过去。”
  先后汇出4万
  看着手里的这些快递单据,李玉花再次放声痛哭。她的钱就是通过这种快递代收费的形式汇出去的。据李玉花回忆,接到北京这家公司的电话后,对方先是邮过来一个合同,记者看到,合同上方有编号,正文显示“委托拍卖合同”的字样,拍卖人处则注明“北京市世纪典藏文化发展中心”、“北京收藏家协会”。
  收到合同后,李玉花也收到了一封快递,注明代收款4000元,而这笔钱的名目是为她的藏品出画册。如果没有画册,她的收藏品则无法在香港拍卖会上展出。李玉花马上汇去了4000元钱。没多久,“何教授、赵宇、港商”等多个人物轮番登场,以各种名义,让李玉花继续汇款。
  距离专家上门收购的日子临近了,却联系不上对方了。“我当时也担心被骗,钱是通过快递代收款的形式汇出的,所以我就向快递公司进行了投诉。”李玉花说。投诉后不久,对方就再次出现了,至于为何没有准时上门,对方回复,是因为在来的路上车子发生了车祸。“何教授昏迷了,由我继续为您服务。”电话中,一位自称是隋教授的人说。
  该人继续编造各种名义让李玉花汇款,就这样,为了将自己手里的藏品尽快出售,李玉花老人一共付了5次款,总计39800元钱。
  屏蔽此推广内容  凭证全是假的
  在接连汇出了近4万元钱,自称上门收货的教授却迟迟不见踪影。李玉花有些焦灼,她开始不停地给所有曾联系过她的人打电话,但得到的回复依旧是继续汇款,这也让李玉花有些犹豫。当她将对方寄来的“资格证”、“保险单”、“合同”、“发票”等材料拿到相关部门鉴定时,发现这些所谓的正规凭证全部都是假的,4万元钱仅换来了一堆废纸。
  目前,李玉花老人已经向大连市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