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济宁市经济趋稳向好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科学把握形势与机遇,着力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质增效,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处在合理增长区间。但济宁市产业结构过重、内生动力不足等矛盾依旧突出,经济回稳的基础仍不牢固,促改革、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43.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5%,较一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6.77亿元,增长4.2%,较一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1002.18亿元,增长10.1%,提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644.16亿元,增长9.9%,提升0.4个百分点。
(一)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在《关于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的意见》等农业发展政策的推动下,夏粮生产呈现面积减、单产增、总产增的态势,实现“十一连增”。全市夏收粮食播种面积556万亩,同比减少13万亩;单产486公斤,同比增加17公斤,再创历史新高;总产270万吨,同比增加3.5万吨,增长1.3%。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二)工业主体稳步增加,生产稳步提速。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企业户数达到2011家。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4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13.32%,高于重工业2.56个百分点。制造业对规模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增强。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16%,高于平均水平0.7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6.99个百分点。制造业的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保持了较好生产态势,29个制造业行业中有23个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9.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9.7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3.98%、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22.6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21.24%、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5.26%、纺织业增长10.2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88%。统计的181种产品中,有109种实现了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0.22%。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加,房地产高位较快发展。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4.8亿元,同比增长17.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完成668.9亿元,占全部投资总额的53.3%,增长24.1%,高于全部投资增速水平6.7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完成527.1亿元,占42.0%,增长11.4%。房地产投资完成151.3亿元,增长29.3%,投资额居全省第5位,增速居全省第3位,实现了高位较快增长。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278.5万平方米、增长20.3%,住宅商品房销售额105.8亿元、增长27.8%。
(四)国内需求平稳增长,国外市场低迷。上半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6.8亿元,增长12.8%,较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其中,城镇市场实现691.2亿元,增长13.4%,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实现115.6亿元,增长10.6%,与一季度持平。国外市场需求疲弱。上半年全市实现出口额15.7亿美元,同比下降3.2%,今年以来,济宁市出口同比下降的状况未能改变。实际利用外资43489万美元,同比增长58.1%,实现加快增长。
(五)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金融运行平稳。上半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1.8亿元,占年度预算的56.9%,同比增长10.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32.6亿元,占全年预算的50.5%,增长18.7%,为近年来同期最快。民生支出达到120.2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一半以上。截止到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858.8亿元,比年初增加297.7亿元,同比多增107.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23.9亿元,比年初增加147.3亿元,同比少增13.1亿元。
(六)就业形势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95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65.8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9万人。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48元,增长9.6%,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713元,增长13.5%,较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的积极变化
(一)主要指标在全省位次前移。GDP增速由一季度的第9位前移到第7位,上升2个位次,较同期提升1个位次。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由年初的第12位,一季度提升到第9位,上半年提升到第8位,与上年同期持平。实际利用外资由1-5月份的同比下降3.15%、居全省第11位,跃升到上半年增长58.06%、居全省第2位。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占比进一步提升。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4.9%,较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重点服务业快速发展,批发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7.3%,住宿业增长15.2%,金融业增长12.4%,房地产业增长11.6%,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8.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保持较高增长态势,1-5月份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幅分别达到20.5%、28.4%和32.8%。
工业结构稳步优化。制造业占比持续提高。今年以来,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逐月提高,上半年占比达到56.2%,较上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较年初提高7.0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制造业占比稳步提高对改善过度依赖能源产业的状况、提高工业经济抵消能源产业冲击的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工业投资占比提高。上半年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53.3%,较上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较年初提升1.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上半年保持了较快增长且占比进一步提升,对持续改善全市工业结构,进一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三)工业生产稳步提速,效益降幅收窄。工业增加值增速由年初的9.05%,到一季度跃上2位数,达到10.45%,到上半年增长11.37%,增速稳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94.6 亿元,增长13.0%;实现利润143.9亿元,下降1.2%,降幅较同期收窄11.3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收窄2.7个百分点。利润呈下降态势的主因是煤炭企业利润下降幅度较快,同比下降41.6%,拉动规模工业利润下降13.3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6.5%,拉动规模工业增长9.9个百分点。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6个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四)消费亮点纷呈,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吃、穿、用等基本消费保持适度旺盛。上半年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8.9%;服装、鞋帽、针织品类零售额增长16.7%;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4.9%。住行等升级产品消费呈扩张性发展。限额以上企业销售的小汽车金额达到63.3亿元,增长20.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实现13.5亿元,增长25.8%;家具类商品实现9.1亿元,增长31.7%。文化产业相关商品消费形势较好。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22.3%;书报杂志类增长27.8%;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5.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5.4%。
三、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一)主要指标较同期回落。济宁市经济经过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已达到较高水平。今年以来,在大环境下行压力的影响下,主要指标增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GDP增速较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0.5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4.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回落6.2个百分点,出口额增速回落6.7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遇到较大困难。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然突出。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放慢,对全市支撑作用减弱。上半年,占全市规模工业15.2%的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1%,对规模工业的贡献率仅为5.31%,比年初降低29.0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降低14.6个百分点,支撑作用持续降低,制约了制造业及全部规模工业增速的提升。市场需求不旺,工业品价格走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为95.9%,同比下降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98.1%,同比下降1.9%。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导致生产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对工业生产形成较大下行压力。高技术企业低速发展。以医药、航天和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实现总产值同比增长9.94%,占全市的比重仅为3.56%。
(三)投资增速逐步回落。在经济整体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状况下,企业投资意愿明显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由年初的19.0%回落到上半年的17.4%,回落1.6个百分点,虽然仍然高于全省平均增速,但差距逐渐缩小,年初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上半年仅高0.2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接续不足,投资增长缺乏后劲。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同比始终减少,2月、3月、4月和5月同比分别减少126个、162个、158个和294个,截止到6月末,全市新开工项目1472个,同比减少97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65个,同比减少1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15.1%。项目接续不足直接影响全市投资增速。到位资金偏紧,资金保障度不足。全市建设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5.6%,比1-5月回落3.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6.0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下降38.3%,国内贷款仅增长5.0%,自筹资金增长19.6%,占全部到位资金近八成的自筹资金增速比1-5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4.7个和4.5个百分点,企业到位资金依然紧张。房地产开发投资放缓。受宏观调控政策和企业资金面整体偏紧的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放缓。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9.3%,较去年同期和今年1-5月增速分别回落0.9个和16.2个百分点。作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直接影响全市投资增速。服务业投资持续低位增长。上半年,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4%,较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较1-5月增速回落3.9个百分点。
(四)内外需求增长乏力。国外需求下降。上半年,全市出口额同比下降3.2%,分产品看,农产品出口额下降15.1%,机电产品出口下降10.3%,其中机械设备及配件下降13.7%,特别是推土机等下降30.3%;分出口地区看,对重要市场的亚洲出口下降6.5%,对欧洲市场的出口仅增长4.1%。国内消费增长乏力。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市场发力不够,乡村消费市场实现零售额不到城镇市场的1/6,增长10.6%,低于城镇市场2.8个百分点。从2013年末人数看,农村有常住人口424.0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51.7%,农村消费市场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五)物价上涨幅度较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3.4%,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3.5%,总指数上涨幅度接近市政府提出的全年控制在3.5%以内的目标。6月份当月上涨4.1%,创今年以来当月上涨幅度的新高。上涨较快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上涨较快,上半年食品价格累计上涨7.1%,其中粮食上涨11.4%。
四、经济运行的建议和对策
从上半年总的状况看,全市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各项指标基本完成预期,符合全市发展实际。但也应看到,GDP、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重要指标增速较同期或年初回落,城市居民收入提升幅度低,农民收入增速下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从全国形势看,在一系列微刺激政策的推动下,上半年货运增速逐步回升,印证内需增长回暖,GDP增速略微提升,全国的经济数字接近全年目标,使得地方期待国家大幅放松宏观调控政策的可能性变小。这对于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济宁来说,发展的环境不会较上半年发生大的改善,面临的困难不会少于上半年。下步,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强力推动,全力争取全年目标的完成。
一是坚定发展信心,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充分认识并科学研判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继续巩固和完善工作推进措施,提振信心,强力突破。加强监测与调度,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突出问题,切实做好发展要素的保障工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二是加大改革力度,以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加快实施中央、省各项经济发展政策。围绕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强化政策创新,引导企业通过技术、产品、组织、商业模式等创新,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加快转调步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做优增量,促进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打造经济升级版。
三是关注农业生产,全力保障工业平稳运行。加强农业田间管理,确保全年丰产丰收。防范种植养殖风险,稳定农民收入增势。抓好工业调度,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速实施工业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促进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坚持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逐步摆脱对煤炭行业的过度依赖。
四是突破项目建设,稳定投资增势。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对于现有符合产业政策、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优先支持,尽快开工;对已开工的抓好进度,力争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对未开工项目梳理影响因素并尽快解决,尽早推动项目尽快实施。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注重招商实效。
五是全方位促进消费市场发展,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积极培育限上企业,大力支持民营中小商贸流通企业,重点扶持有特色、有品牌、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扩规上档,做大做强。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适应消费升级转型。切实实施好扩大就业、全民创业战略,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者信心,培育和提高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