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盐碱荒滩披绿荫
春天的东营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建市之初“电线杆子比树多”的荒凉场景早已不见了踪影,呈现给人们的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生态宜居的迷人景象。
东营市大部分土地受地理地质环境等因素影响,盐碱化程度较高,在盐碱地上造林,难度较大。要想使苗木健康生长首先就要改良土壤,使土壤含盐量降到3‰以下。盐碱地改良是我国目前的重要课题,而现在的东营已成功攻克这一难题,不少过去的盐碱荒滩已披绿荫。
改良盐碱地,大部分都是筑台田、深挖沟,经过淡水或雨水淋溶,地下埋暗管排沟把盐排出去。俗话说,“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整个治理过程要两三年时间,每年要大水漫灌2-3次,土壤含盐量才能降到3‰以下。目前,东营已探索出深沟条田改碱、修筑台田改碱、风力提水排碱、盲沟排碱和暗管排碱5种盐碱地治理模式。改良土壤虽然成本很高,但在东营市各级财政支持和广大务林人的不断努力下,通过科学治理,已能使幼龄林正常生长为成林,并从根本上解决了树木长期生长的问题。
盐碱地造林,良种选择和引种驯化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上世纪90年代,东营建立了外来引种驯化试验基地,针对不同的树种开展引种、驯化试验。我市成立了林业科研机构,先后与中科院、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开展了《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滨海盐碱地草坪草引种建植管理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其中1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30多项科研课题和发明专利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滨海地区盐碱地绿化提供了大量的适宜树种,积累了宝贵的理论研究经验。
东营市的造林绿化植物由建市初期的176种增加到416种,其中300多个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东营生态类型和植物物种。据统计,东营市现已引种驯化耐盐碱树种近200种。其中,适宜在中度盐碱以上土地种植的有20余种。
不懈的努力最终换来了东营的绿树成荫。统计数据显示,东营市目前造林面积达20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市之初的3.7%增长到了17.3%。仅2014年全市通过实施生态林场建设、“三网”绿化、沿黄生态绿化、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等重点工程,年内累计新增人工造林12.1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1.2%。
目前,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出台实施,东营林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2015年全市计划新增造林15万亩、新育苗2万亩、中幼龄林抚育14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10万株。东营林业人将继续开创在盐碱荒滩上高标准、大规模造林的新篇章,努力打造绿色生态之城,为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