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化改革农村工作重视农业现代化作用

24.12.2014  11:57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其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即将结束之时,为下一阶段农业农村深化改革谋篇布局,着重强调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地位,必将对中国更好地适应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深远影响。

  23日在京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总结了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了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并全面部署了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

  会议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农业现代化不仅可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确保粮食产量增长,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解放农村劳动力,使其可以投入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中。

  中国当前拥有庞大的农业人口基数,而8亿农业人口又面临着老龄化明显的局面,同时,中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服务业快速增长,都需要劳动力的供给。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对2015年及以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提出了“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任务。

  分析人士表示,向来是消费“洼地”的农村将因农民收入增加、民生改善到位等,成为下一阶段的消费热区。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势必带动更多投资需求。农业产业的做大做强,将有利于新经济增长点的产生。

  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对“谷物”和“口粮”设定底线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制止农业发展导致的环境恶化及食品安全问题。当前,只有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安全,才能使粮食安全得到真正可靠的保障。

  2014年中国粮食总产达到60709.9万吨,标志着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同时,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其他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市场供应丰富。

  会议强调,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

  郑风田说,农业产业化要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让合适的区域发展适宜的农业,解决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优化产品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中国目前正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目前试点覆盖面积已达3.3亿亩。而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截至11月底,全国已有家庭农场87.7万家、农民合作社126.7万家、龙头企业12万多家。

  会议强调,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表示,土地的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小规模农户在中国农业生产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通过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中国目前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改良酸化、盐渍化等障碍性土壤;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水资源消耗量;着力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以及农药残留,加快对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治理等。

  会议强调,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减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逐步退出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生产,促进受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说,中国农业资源环境已到了承载极限。耕地、林地、水等农业资源到了该休养生息的阶段,必须实现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农业资源要得到休养生息,政府必须要有配套措施,保证农民收入水平不降低。

  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表示,中国将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推广高产、高效、多抗的新品种,推进耕地的质量建设,大力推广控肥、控药、控水等节本增效的技术。计划力争到2020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自2006年以来,中央累计投入7000多亿元,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此外,中国还取消了两千年来对农民征收的农业税,实施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

  会议强调,加大农业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健全金融支农制度。

  李国祥说,这是中央对农业的承诺,尽管未来因为社会保障等支出,可能无法做到年增千亿元,但规模仍可观。而通过贴息贷款、财政定向奖励等方式,充分发挥现代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对农业发展的助力效果会更好。

  从2010年起,中国粮食价格全面高于国际市场离岸价。目前国内粮食价格整体高于国际市场10%到30%左右。国内国际粮食价差让中国进口粮食成为市场必然行为。

  会议强调,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健全国际农业交流与合作制度,创新农业对外合作方式。

  程国强说,中国的新粮食安全思路提到“立足国内”“适度进口”,兼顾了产量与产能的关系,通过适当进口其他经济作物来保证谷物的基本自给,防止因过度耕种导致的粮食品质和质量安全问题。

  在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农村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断对农业和农村深化改革措施进行着适时调整,但中国无论何时都将不断挖掘新潜力、培育新优势、拓展新空间,进一步发展好农业、建设好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