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走向梦想之路

03.10.2016  19:42

  “我认识的人,从卖菜大妈到高层领导,每个人都在和我谈科幻。”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在2016中国科幻大会上说。

  近来,中国科幻盛事连连:中国科幻高峰论坛、第27届银河奖颁奖典礼、第七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盛典……2016年对中国科幻而言,不失为一个“赛点”。

  越来越多的读者、书商、科学家对科幻燃起兴趣。沸点以前、炽热之下,除了一声对“为什么热”的追问,“科幻是什么”和“科幻明天要去哪儿”更成为中国科幻界思索的焦点。

   创作:从“寂寞的伏兵”到“春天的野草”

  80后编剧袁野和不少资深科幻迷都记得,科幻小说在中国曾经历过寂寞与尴尬。

  当科幻在中国方兴未艾之时,科幻小说被科普杂志视作文学,被文学杂志归入科普。“加了科学味精,漂着五光十色的幻想油花,还撒上文学的胡椒面”——这个由中国科幻代表作家叶永烈给出的定义,并未将科幻小说的“味道”推而广之。

  当时鲜有人知道科幻表达的是什么,科普和文学也都扮演过科幻驱逐者的角色。曾有人感慨地说,既姓“科”又姓“文”的科幻小说在那个年代是文学类别中“寂寞的伏兵”。

  上世纪80年代,科幻作家“像萤火虫般弱小而不为人知”,他们时而“像跳蚤一样”在未来和过去跳来跳去,时而“像雾气”飘行于星云间,也可瞬间到达宇宙的边缘,“进入夸克内部、在恒星的核心游泳”——刘慈欣这样形容那个年代的创作。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科技进步、国力增强,赋予科幻创作新的速度。科幻创作从青少年文学和科普作品之间的窘境里破土而出,立足于现实社会,在虚构社会中勾勒,活跃和启迪人们的思想,传播科学并预见未来。

  新生代科幻作家及作品如同雨后春笋般蔓延。一粒粒思想的种子,面对浩渺的宇宙、漫无边际的时间,伸出触角,想要进入宇宙之巅、时空之端。科技的发展加速了思想种子的萌发,拓宽了现实的边界,也深深迈入科幻这片土地。陈楸帆的《》、宝树的《人人都爱查尔斯》,看似无心,却走在了现实的前沿。

  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给了科幻创作不同的幻想传统,以神话志怪中的中国式幻想与以西方神话史诗为基础的幻想区别开来。“科幻的种子在中国扎下了自己的根,中国科幻有了自己的独特价值。”《科幻世界》杂志主编姚海军说。

  随着中国科幻新生代创作上的不断超越,更关照现实、坦露对现实压力的纠结、剖析和理解,成为年轻创作者的鲜明特点。

  科幻在今天意味着什么?

  “是一种‘高智力游戏’。我们的科幻已经试图对人类面临的某些当代难题、极限问题进行东方式的哲学思考,自然勾起人们的兴趣,同时也恰恰填补了主流文学中的某些真空。”科幻作家韩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