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研讨会:改变荧屏“商业化”
28.05.2015 12:53
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没有所谓的高颜值小鲜肉,没有话题炒作,题材也相对有些小众,电视剧《于无声处》在播出后,却意外蹿红。剧中,间谍是医生,是看门老齐头,是曾经的精英陈其乾,让很多观众感叹原来间谍有可能就在身边,国家安全原来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昨天,南京市委宣传部和南京市文联召开了《于无声处》研讨会,该剧主创和在宁文艺界人士就这部剧的台前幕后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总制片人隆晓辉:整整打磨五年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幸福蓝海集团和中天龙联合出品的现代国安间谍剧《于无声处》由阎建钢[微博]导演,胡军[微博]、左小青[微博]、赵立新[微博]等主演,它以上世纪80年代我国核潜艇研发为背景,讲述了一场跨度为30年的国家安全保卫战,诠释了国安人员对国家的忠贞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这部地道的“南京制造”电视剧是如何炼成的?该剧总制片人隆晓辉昨日感叹,“这部剧整整打磨了五年的时间!” 2005年,中天龙打造的《国家机密》曾引发收视热潮,2010年,隆晓辉又找到高满堂、阎建钢,五年磨一剑,打造出《于无声处》。在业内,国安剧因为题材敏感的原因,是公认难拍的大题材。轻了不好看,重了过审难,如何做到举重若轻、轻重得宜是关键。为什么中天龙对这个难度较大的国安题材情有独钟呢?对此,隆晓辉介绍,国安战线虽然隐蔽神秘,但国安英雄事迹可歌可泣非常感人,而且他认为,虽然《国家机密》系列受到观众的喜爱,但是观众对于国安这两个字,对于国安人的概念,还是不清楚的,于是他才有了拍摄《于无声处》的想法。 专家盛赞:改变当代荧屏的“商业化” 之前,在《于无声处》北京研讨会上,专家纷纷表示,《于无声处》反其道而行之,它回避了其他国安剧枪林弹雨的热闹场面,专注于塑造人物。最令专家们唏嘘不已的是剧中的精神力量,以马东为代表的国安战士都是无名英雄。 而信仰对于当下年轻人而言似乎有些距离,甚至有观众问,马东去工厂执行任务时拿不拿双工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马东去做这项危险的工作。对此阎建钢导演表示,当下一些年轻人习惯了用金钱来衡量一切,但用来衡量国安工作显然不妥。因为在创作中为了真实性,他曾了解过一些真实素材,由于反谍斗争的长期性和隐蔽性,国安战士几十年来执行一项任务,一辈子过去了,但任务没有结果,去世时连块墓碑都没有。这种情怀唯有纯粹的信仰才能支撑。 昨天,南京的与会专家也高度认可了该剧的创作。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系教授周安华认为,《于无声处》定义了当代谍战剧的概念品质和水准,“在艺术风格上,我发明了一个词叫审慎现实主义。所谓审慎现实主义的姿态就是最大程度地逼近现实,改变了当代荧屏的商业化。我们可以看到抗战雷剧中从裤裆里掏出手榴弹这种情况,这是非常可怕的。《于无声处》我认为它就是采取一种历史性的讲述方式,在看似简单的谍战剧中发掘戏剧性,有一股非常感人的力量。”(陈洁/文)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28.05.2015 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