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聚焦互联网时代的工业变革
齐鲁网 10月16日讯 (山东台 张晓军 崔文一 康立华)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势在必行。在青岛举行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位业内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聚焦“互联网+工业”这一重大命题,为互联时代的企业发展模式变革献计献策。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互联网力量,可以说是本届论坛的关键词。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都提出在互联网工业时代,企业首先应该刷新的就是思维模式。“黄金圈法则”是企业在互联网工业时代可供参考的思想依据,商业模式、制造模式和消费模式的颠覆,是企业必须面对的变革。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表示:“就是互联网大家通俗说的那一句,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付钱,这就是多边市场。我们今天的企业要成功,必须踏上互联网的节拍,融入互联网。”
互联网带来了多边市场,也带来用户体验的新标准。而企业则要学会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变。在云计算、大数据、软件服务基础上的企业数字化改造,正在让制造业变得更为高效。
西门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表示:“形成一个数字化企业需要四个步骤。一是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数据库系统管理,需要数据软件来进行管理。二是建立收集通信网络系统,进行端到端的沟通,进一步提高效率。三是必须确保信息安全。四是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
数字化企业,离不开智能管理。SAP软件是德国工业4.0战略的发起者,目前,世界各地有17万多家用户采用了他们提供的互联网管理方案。
SAP公司大中华区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彭俊松说:“在未来工业新领域时代,更加强调自主、智制,我们不但要管理企业内部一些流,也要管理供应商,要管理客户,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每个阶段,这样我们涉及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更多的实体、更多的合作伙伴,这样构成很大的网络。”
互联网工业体现的还是更高层次上的开放和融合。参加青岛论坛的互联网制造企业,都对合作共赢提出了新期待。
美国罗克韦尔公司制造业部的制造总监罗伯特.海格斯表示:“智能制造其实是合作,比如说中国有中国制造2025,德国有工业4.0,美国也有互联网工业等等,在政府拿出投资来进行规划研发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个整体互联网的联盟。”
为更好地推动全球“互联网+工业”各领域的协同发展,本届论坛共同发出了《2015年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共识》,构建开放生态,实现共创共赢。
首届互联网工业大会青岛闭幕 与会企业发布六大共识
青岛设2亿"互联网工业基金" 企业技改享财政扶持
青岛市委书记李群:打造互联网工业领军城市
访青岛市委书记李群:打造互联网工业领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