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专家谈普遍二孩:人们的生育行为更趋理性
中国山东网11月6日讯 (记者 姜瑞丽)继2014年“单独二孩”公布实施后不久,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决定提出,实施普遍二孩政策。从单独二孩到普遍二孩,近年来,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在频繁地调整。近日,山东社科院人口学研究所所长崔树义在接受中国山东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二孩政策面前,尽管人们的心态和反应会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人们的生育行为都更为理性了。他还表示,我国人口总量或将在2030年左右才会达到顶峰。
我国人口总量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顶峰
崔树义分析称,中国从实行计划生育开始,生育政策就处在不断调整完善过程中。最近两年从单独二孩到普遍二孩,政策调整比较频繁,力度也比较大,这是各方面因素,包括人口发展自身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因素、政府执政理念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计划生育政策即将被终结。
崔树义说,虽然目前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势头减弱,但每年新增人口仍然近千万,人口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依然比较大,计划生育政策仍被定为为基本国策。
“当然,万事有始就有终。计划生育政策从一开始是一个在特定环境下实行的阶段性政策,当其任务完成后,必然会被终结,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但目前终结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崔树义说,我国人口总量在2030年左右才会达到顶峰,在此之前,计划生育政策可能还会有调整,但不会被彻底放弃。
二孩养育成本并非高到“养不起”
普遍二孩政策的消息一出,不少网友表示,如今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即便放开二胎,也生不起。生,还是不生,成为不少人纠结的问题。
对此,崔树义分析称,不让生的时候很想生,让生的时候又犹豫不决,非常纠结,是当前许多育龄人群甚至包括其长辈的一种心态。生育是要付出成本的,包括直接的经济和物质成本,也包括间接的时间和机会成本。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生养孩子的成本,不论是直接成本还是间接成本都大大提高了,与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崔树义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过去是一种“散养”“群养”,现在则进入了“圈养”“精养”的时代,养育成本提高是必然的。但是,养育成本并非高到了让大多数人“生不起”的地步。在育儿成本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收入也提高了,而且提高了不是一点半点儿。极端一点来讲,以目前人们的经济条件,基本不存在什么“生不起”的问题。
在崔树义看来,眼下的舆论、尤其是网上关于育儿成本太高的许多言论,其中有很大的“虚高”的成分。例如,网友们在测算的种种成本中,奶粉费和保姆费占了很大比例,而实际上这部分支出对一些人来说是可以省去的——有母乳喂养孩子,有老人照看孩子。当然,具体到每一个家庭,每一对夫妻,育儿成本肯定是不同的,要看具体经济状况、心态、家庭情况等等。
“在二孩政策面前,尽管人们的心态和反应会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人们的生育行为都更为理性了,单纯受‘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影响而生育的人大大减少了。”崔树义说,从个人和家庭来说,生还是不生,确实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慎重考虑。从政府方面来讲,则首先要做好有意愿生育妇女的政策宣传、心理辅导和技术咨询等工作,让那些有生育意愿的妇女、尤其是高龄妇女顺利地把二孩生下来。
此外,崔树义表示,政府应积极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政策,特别是要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帮扶力度,并在就业、就医、养老和救济救助等方面给予过去的独生子女家庭以优待。同时,加强生殖健康、妇幼保健、妇女就业、生育保险、托儿托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切实让符合条件的家庭想生、敢生、能生,确保普遍二孩生得下、生得好、养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