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锅乱炖”到“小灶点菜”
“等八九月份落完桃子,再请老师来村里讲堂课吧,重点把冬季剪枝和追肥讲讲。”7月14日,正在桃园里打药的胶北街道陈家河头村村民陈希清,面对走访的胶州市农广校校长刘彩芹,预约了下一堂课。
如今,胶州农民想接受技术培训,可以团购预约,想在哪里学就到哪里,想学啥就学啥,想请谁讲就让谁来讲。农民培训从“大锅乱炖”变成了“小灶点菜”,不懂再学、包教包会,老师还能跟踪服务,农民培训的教学质量上了一个大台阶。
从“要你学”到“我要学”
“农民培训,最大的难点就是组织农民。”刘彩芹说。留守的农民年龄偏大,种粮收入在整体收入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小,很多农民对学习农业技术的需求非常低。以往那种粗放的农民培训方式,跟现实越来越脱节。“以前组织培训,让镇里给村里下通知,把农民集合到镇上的会议室上课。课合不合口味、农民有没有心思听、效果怎么样,都不知道。农民只要不满意,慢慢就不去了,听课的人就越来越少。”刘彩芹说。
今年以来,胶州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将目标精准定位于那些真正愿意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尤其侧重于心思细腻、留意细节的农村妇女。陈家河头村的80位果农就是这样的目标受众。虽然种桃十多年,但至今桃农们完全是摸索着“跟着感觉走”,怎么剪枝、怎么追肥基本是一本糊涂账。因此,当6月初村干部通过街道办预约了一堂桃树管理的课程后,农民们不仅认真听、踊跃问,还能真正把东西学进脑子里。今年夏季剪枝时,陈希清就是现学现用,用了老师说的办法。
从“大锅台”到“开小灶”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胶州的农民培训不仅吸引了真正好学的“好学生”,还配备了“好老师”和好的教学方法。
31名来自农业技术部门的专家走上讲台,接受评委团的现场打分。这个由7人组成的评委团,包括了4名农民“土专家”,他们的意见至关重要。只有讲课方式被农民接受,才能被确定为授课专家。
教学课堂也从镇街进了村,而且尽量下地到现场教学。刘彩芹说:“你让农民到镇上上课,如果嫌麻烦,一些人可能就不去了。”课堂的规模也从过去追求数量的七八十人压缩到四五十人,甚至有的小班只有十几个人。随之而来的,是教学效果的提升,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来解答农民的疑惑。
从“一锤子”到“回头客”
每年,上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有数量要求。但胶州市在培训中,没有一味追求数量,而是对一些特别热心的合作社、村庄进行回访,根据需要返场再讲,吸引了一众回头客。培训的目的不仅在于完成任务,不是做“一锤子买卖”,更在于让农民掌握一门真本领。据介绍,像这样的“回头客”,占了培训总数的40%左右。
每次讲课,刘彩芹都将自己的手机号和微信号告诉受训农民。“如果农民没听明白,或者遇到新问题了,可以直接跟我联系。我再找相应的专家,能电话解决的就电话指导,要到现场的就走一趟,需要再深入授课的还可以再安排。”刘彩芹说。培训过的农民,被纳入青岛市“农业科技110”的服务范围,可以常年接收科技服务短信。
一次参加培训,终生享受质保。正是有了这种“售后服务”,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对培训产生了内生需求。“像俺村这样的种桃专业村,可以每年来讲上两次。”陈希清说。(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