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体育局关于做好“十三运”周期体育科技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市体育局、各直属单位、机关各处(室):
为做好“十三运”周期体育科技工作,全面提升体育科技发展和服务水平,根据《山东省加快建设体育强省实施意见》,结合我省体育科技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助推体育强省建设为目标,以体育运动实践需求为导向,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竞技体育、全民健身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对体育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驱动体育发展,推动我省体育科技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实力和在全国的影响力,为加快体育强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任务目标
——深化改革我省体育科技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解决制约体育科技发展和创新的制度问题;
——建立健全全民健身科技指导专家团队和志愿服务队伍;
——打造一支覆盖全省的基础科技保障队伍和几个领域的重点科技保障专家团队,不断完善训、科、医紧密结合的科学训练运行机制;
——着力提升重点研究室开展科研攻关的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运动训练和全民健身的科技含量;
——培养和引进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发挥优秀科技人才的关键引领和带动作用;
——积极承担国家、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力争在几个领域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争当中国体育科技工作的排头兵;
——推动山东省体育科学学会社会化、实体化改革进程,探索学会发展新模式。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
——研究制定《科研医务人员岗位职责、日常工作规范及奖励办法》。根据体育科技工作的实际,研究制定不同岗位科研、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日常工作规范;细化科研、医务人员在复合型教练员团队中的考核、评价和奖励办法。
——研究制定《科研医务人员职称评聘暂行办法》。理顺训练单位科研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定工作,将全系统科研医务人员的管理全部纳入到同一个平台,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评聘标准,形成系统内的良性竞争机制,避免因名额分配等原因造成专业技术人员的转岗和流失。
——制定《山东省体育局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以局管科研项目立项、经费使用以及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配套经费使用管理为抓手,激活科技创新潜能,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和夺金“瓶颈”问题攻关的投入,加强对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为我省体育发展和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制定《关于激励各市体育局成立科研机构的暂行办法》。为提高业余训练的科技含量,鼓励各市体育局尽快建立健全体育科研机构,省体育局根据各地市设立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的建设情况,给予不同数额的资金和器材支持,并派相关专家给予指导和培训。
(二)进一步完善科技保障服务团队
——建立覆盖全省的基础科技保障团队。省各训练单位根据不同项目的人员编制和在训运动员人数等情况配齐配强运动队科研医务人员,暂时配不齐的可临时聘用;为基础保障团队补充完善运动队所需小型便携科研、医疗仪器,满足运动队需求。
——整合提高重点保障专家团队。重视科研中心和运动员康复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业务研讨,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广泛吸纳国内顶尖水平的科研专家一同组成重点保障专家团队,为夺金项目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延伸体育科技服务团队。将各地市的体育科技人才纳入到省体育局的科技人才体系当中,发挥举省体制优势,为备战奥运、全运和全民健身科技服务增添新的力量。
(三)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我省备战奥运、全运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我省备战两运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技宣传教育处,科研中心、康复中心及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
——建立指挥有力、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和要求,理顺省局和地方局,科教处与省科研中心、康复中心,科研中心、康复中心与训练单位,重点保障与基础保障,科研医务人员与教练员、管理人员的工作关系,形成层次分明、职责清晰、任务明确、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体育科技运行机制。
——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加强监督检查。体育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和科教处不定期到各训练单位、各地市进行巡查督导,检查各单位对体育科技和反兴奋剂工作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请专家及时帮助解决,对发现的先进典型给予肯定或加以推广。
四、重点工作
(一)抓好业务培训
——依托山东省教练员学院,举办好教练员培训班,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教能力,为我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科研中心为依托,聘请国内外高水平体能训练专家,高起点、高标准为我省重点运动队培养一批体能教练,到本周期末能基本满足重点项目对专项体能训练的需求。
——办好科研医务人员培训班和体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利用全运会结束后第一年的时间,将部分医务人员轮流送到四川骨科医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和业务培训;派遣有潜质的中青年专家赴国外深造,培养学科带头人;每年择期对全省科研医务人员进行短期专题培训,进行经验交流和业务研讨,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市科研医务人员除参加省体育局的培训外,根据自身需求、结合工作需要,可以选派到省科研中心、康复中心脱产学习、实习,省体育局也可以派专家到各市进行集中培训,通过“走下去、送上来”,带动全省的体育科技队伍快速提升。
(二)突出备战大赛科技服务工作
从重点保障和基础保障两个层面,制定我局备战仁川亚运会、里约奥运会和天津全运会的科技服务工作方案,训练单位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员科技保障方案;积极培养输送我省科研医务人员到国家队服务,占领国家科技服务制高点;办好北京科技服务工作站,形成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我省备战大赛的科技管理服务体系和工作制度。
(三)推进重点研究室建设
——制定《科技工作重点研究室发展规划》、《科技人员重点研究方向指导规划》,以重点研究室为依托,以运动训练需求为导向,加强体育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转化工作,为我省运动员的机能评定、训练监控、技术解析、体能训练、营养恢复、心理调控和医务监督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使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比赛竞争实力。在上周期确定的十个重点研究领域的基础上,科研中心重点在运动营养和体能训练上实现突破,康复中心在运动损伤的非手术治疗及术后功能恢复上取得进展。
——引导科研医务人员根据自身情况确立终身研究方向;引进或者外聘专家担任研究室负责人或者顾问,大力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中青年体育科研、医务人员,加强研究室的力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切实抓好反兴奋剂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反兴奋剂条例》,积极筹备成立山东省反兴奋剂中心,实现专业化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反兴奋剂宣传教育、规划制订、监督检查及综合治理工作,严格落实反兴奋剂工作责任制;加大业余训练尤其是省运会反兴奋剂工作力度,将兴奋剂检查列为省运会和省年度单项比赛竞委会的常规工作,在赛事竞委会设立专门的反兴奋剂工作机构;建立我省的兴奋剂检查官队伍,全面实施反兴奋剂教育资格准入制度、运动员行踪信息报告和兴奋剂委托检查等工作,确保全省反兴奋剂工作不留死角、万无一失。
(五)做好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
面向局系统和省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发布体育科研项目招标指南,通过公开招标整合各方优势科研力量开展攻关研究;抓好局管科研项目招标指南的制定、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及结题验收工作,对科研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和资源整合效能;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部级的体育科研攻关项目立项,多承担、多参与国家队备战奥运会的科研课题。
(六)加强全民健身科技指导工作
适应我省全民健身工作的发展需求,设立规模适度、设施齐全的山东省全民健身科技指导中心,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运动处方及营养咨询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以省全民健身科技指导中心为样板,为市县树立标杆、提供业务指导和从业人员培训,为建立覆盖全省的全民健身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奠定基础;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合作,广泛宣传推广全民健身领域的科技成果和科学健身方法及知识。
(七)积极推进山东体育医院建设
在学习借鉴国内其它知名体育医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好山东省体育医院发展规划,借助名院名医,高起点、高水准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体育医院建设,在做好省优秀运动队医务保障工作的基础上,尽快让体育医院服务社会和普通百姓。
(八)加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
利用局管科研项目等方式,研究几个周期以来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炼出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后备人才培养规律、运动项目制胜规律、体育竞赛的备战参赛规律、运动队管理和训练规律等,形成我省比较完备、比较系统的体育发展理论体系;研究我省体育事业在新的发展时期的理论和战略问题;研究解决制约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我省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加强对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使之与体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紧密结合,为我省体育发展和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九)加快推进体育科学学会社会化实体化改革进程
根据新近出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关于推进政社分开,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科技类等社会组织的要求,利用山东省体育科学学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局系统和全社会各类体育专家的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各类体育人才培训、体育咨询、社会调查、政策评估等业务,为我省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智库作用、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探索推进省体育科学学会社会化、实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山东省体育局
2014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