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八步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01.03.2018  12:31

八步法”是国际知名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变革模式,包括八个步骤: 树立紧迫感-组建领导团队-设计愿景战略-沟通变革愿景-善于授权赋能-积累短期胜利-促进变革深入-成果融入文化。我省海尔、潍柴、兖矿等企业,在转型变革实践中都借鉴或契合了这一成功经验。变革都是相通的,企业变革的成功经验,也可为系统变革或地域变革提供借鉴。我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在全国是一个首创,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变革。借鉴企业变革“八步法”,将对新旧动能转换起到参照和推动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必须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积极创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今年1月3日国务院予以批复。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试验区,也是十九大之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战略,标志着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

新旧动能转换是一场重大变革,在推进过程中可借鉴企业变革的成功经验——“八步法

将新旧动能转换作为重大工程在全省推进,在全国是一个首创,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的工作,这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变革,没有现成的套路可以照搬。但从企业组织变革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和借鉴。

我省海尔集团就是企业组织变革的一个典型案例,其所形成的“海尔模式”高度契合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科特所创立的企业组织变革“八步法”,企业在30多年的实践中已基本完成了两轮循环升级。约翰·科特教授是世界上公认的领导力大师,长期关注企业组织变革问题,总结了美国通用、英国宇航、韩国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的案例,指导帮助了很多企业进行转型发展。其创立的“八步法”倍受全球经理人推崇,已上升到企业或一般组织系统变革的模板甚至理论的高度,在海尔集团总部展室的主展板上,就把科特对海尔管理模式创新的肯定摆在了显要位置:“中国需要一个21世纪让全球企业成功的模式,张首席应该正在创建这样一个模式”。我省潍柴集团、兖矿集团等许多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也都基本契合这一模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八步法”,即:树立紧迫感-组建领导团队-设计愿景战略-沟通变革愿景-善于授权赋能-积累短期胜利-促进变革深入-成果融入文化。这八个步骤层层递进、形成体系,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在执行过程中并不是严格机械的,有时候也可以齐头并进。分析大量的系统和企业成功案例,基本都具备这些基本要素;而不成功或不彻底的,总会有一个或几个要素缺项。

企业变革是这样,系统或地域变革也是如此。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在全省掀起的一场重大变革,既是发展方式、制度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变革,更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变革是相通的,因此科特的“八步法”理论可以作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参照和借鉴。当前,省委、省政府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思路和做法,其实与科特的理论也是不谋而合的。

树立紧迫感、组建领导团队、设计愿景战略、沟通变革愿景,“八步法”的前四个步骤为变革作了充分准备

要树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高度紧迫感,统一思想认识。科特认为,没有足够的紧迫感,人们是很难自我改变的;而没有人的改变,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八步法”将“树立紧迫感”作为首要步骤。看不到危机是最大的危机,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紧迫性不言而喻。特别应当清醒地看到,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原有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消退,新优势尚未完全确立,质量效益不高、产业结构偏重、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大而不够强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对于山东来说,新旧动能转换不是要不要转的问题,而是转得快不快、转得好不好的问题。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同时,要特别重视组建强有力的领导团队,建设培养造就一支理念先进、认识统一、执行力强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构建有力有效的执行体系,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必要条件。

要科学谋划规划愿景,达成广泛共识。在完成前两个步骤后,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愿景战略”来指导和引领变革,也就是所谓的“纲举目张”。从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十个多月的工作情况看,这项工作成效明显。目前“四个一”的推进体系已经形成,即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实施意见、重大项目库,这共同构筑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顶层设计和对策安排。

”有了,如何有效地“沟通变革愿景”、达成行动共识呢?我认为应当从“四个强化”入手。一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及各种新媒体,广泛深入宣传方案和规划,在全省营造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学习培训。针对各级党政干部,组织开展系统培训,提升理论素养和能力水平,增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思想自觉、认识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强化寻标对标。引导各地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特色化发展,形成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四是强化工作传导。传导认识、传导理念、传导压力,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企业真正参与进来,破解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上热下冷”的问题。通过上述“四个强化”,把各级各部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把新旧动能转换的理念刻画到脑子里、渗透到骨子里、融化到血液里,真正在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转变理念上实现大的突破。至此,这场变革才可以说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善于授权赋能、积累短期胜利、促进变革深入、成果融入文化,八步法后四步通过大力度的“”和“”,推动变革的真正实现和巩固

要强化制度供给创新,实现以点带面。前四个步骤旨在“破冰”,真正的变革需要更大力度的“”和“”。

所谓“”,就是要“善于授权赋能”,加大制度供给和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新旧动能转换的各种障碍。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抓好顶层设计,加快制度体系建设,更重要的是鼓励改革创新,发扬基层首创精神,调动各方面求新思变的积极性。新动能既来自新兴产业的成长壮大,也来自于“老树发新芽”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大力倡导“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敢于打破常规推进工作、创新思维谋划项目。要坚持重点带动、典型引领的原则,鼓励基层政府和企业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先行先试、勇闯新路,通过各类试点示范,形成创新经验成果。所谓“”,就是要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通过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短期胜利”,来检验愿景战略的正确性,以此增强队伍信心、鼓舞团队士气,积累变革的长期推动力。

新动能的培育同样需要重点突破、不断积累胜利。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和重大项目库,就是当前推进重大工程的重要载体支撑和突破口。在各级各部门的密切协同配合、全力推进下,建设国家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黄河滩区治理和脱贫攻坚等系列重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比如,编制实施了我省高端石化产业发展规划,谋划了50个高端石化和精细化工项目,加快建设鲁北环渤海高端石化基地;济钢在济南的钢铁生产线实现安全停产,提前完成去产能任务;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方案已上报国家;成立了海洋发展战略规划领导小组,起草了《加快海洋强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60万黄河滩区居民脱贫迁建全面启动,去年全年开工村台18个,动工外迁安置社区41个,总体建设进度远超预期。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建设管理逐步完善,入库储备项目水平高、质量好,今后将每年谋划确定10个重点发展领域,从项目库中筛选100个左右省重点建设项目,构建“10+100”项目推进机制,形成以十大产业为主的重大项目体系。

要持续深化改革成果,形成长效机制。新旧动能转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伴随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逐步深入,需要进行的变革不是越来越少,而是更多、更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对变革的紧迫感和对愿景战略的明确共识,需要我们引进、提拔和培养更多的人才来促进变革的进行,需要我们利用短期胜利所创造的可信度,来实施更多更重大的变革项目。

探索建立新旧动能转换的长效机制,在全社会培植一种改革创新的文化,对山东来说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激发新生产要素流动的活力,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有效集聚,加快形成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应用机制,强化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创新管理、优化服务,探索包容创新、宽容失败的审慎监管制度,构建公平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为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提供强有力支撑。第三,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制度成为最好的“伯乐”,真正把党和群众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形成“虹吸效应”,让各类精英聚焦发力。最后,当这种持续推动改革创新的行为方式,能够深植于社会行为规范和共同价值观,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先进文化,并且一直传承下去,这场变革的成果才能真正巩固下来。

企业组织变革的经验启发我们,成功的变革往往要经过多个步骤来积蓄足够的力量,以克服各方面的惯性和惰性。当前,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大幕已经拉开,这场事关山东发展大局的大戏已经登台,对于这场变革,我们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必须一出一出唱,一折一折演,心无旁骛、久久为功,共同奏响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省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