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限产,企业做到了吗?
山东停限产不打折扣
◆本报记者周雁凌 季英德 王学鹏
记者日前在山东海鑫达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看到,偌大的厂区冷冷清清,高耸的烟囱也看不到一点烟气冒出,车间里只有几名维修人员在检修设备。
公司副总经理杨学宏告诉记者:“按照聊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采取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Ⅰ级响应措施的通知》要求,我们于12月16日停止生产,大部分工人都已经放假,只留了一部分仓储、维修人员。”
■停产不打折扣 逐家督导企业
针对京津冀区域及山东部分地区近日出现的重污染天气,山东省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要求各市严格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各重点排放企业排放量在应急响应前生产负荷的基础上进行削减。山东省环保厅还向相关市派出督查组,进一步强化督查力度,确保各市应急减排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降低重污染强度。
根据聊城市下发的《关于采取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Ⅰ级响应措施的通知》,除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确保生产安全外,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应当停止生产。除了山东海鑫达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记者还走访了周边几家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发现这些企业也均处于停产状态。
正在忙着开展应急督查的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分局副局长雷振坤对记者说:“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Ⅰ级响应后,我们立即成立督导组,逐个查看企业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根据统计,开发区落实停产应急措施企业有72家。”
■限产执行到位 供暖不受影响
限产限排企业也都相应降低生产负荷,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
“NOx数值为30.1mg/Nm3,SO2数值为23.1mg/Nm3……”这是记者在聊城蓝天热电有限公司中控室看到的烟气在线监测数据,远低于执行的超低排放标准。
这家公司的生产总监张一丰向记者介绍:“蓝天热电有限公司是聊城经济开发区唯一的公共热源单位,不仅为周围企业提供生产用蒸汽,还担负着开发区居民的冬季供暖任务。为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公司今年投资4000余万元,先后对3台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截至目前,环保施设运转正常,污染物排放浓度稳定达标。”
针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蓝天热电有限公司根据冬季供暖负荷和周边企业生产用汽不能间断的情况,专门制定了热电减排措施计划。
“市里要求12月16日零时启动红色预警Ⅰ级响应,我们于15日23时就开始执行了。”张一丰说,目前超低排放环保设施以最大出力运行,生产负荷降低了20%,减少的部分是工业用汽,居民冬季供暖不会受到影响,家里温度也不会下降。
记者调阅蓝天热电有限公司1号、2号、3号锅炉运行曲线看到,3台锅炉负荷均在12月15日23时10分出现明显下降。锅炉产汽量由15日的846万kg降至16日的754万kg,纯耗煤量由15日的110万kg降至16日的100万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