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后暴雨再出“考卷” 济南从容“作答”

05.08.2015  15:46

  8月3日晚,同样是超大量的降雨,同样是与暴雨遭逢在路上,市民张先生这次没有慌张。对这场雨他早有准备,下班没有开车。雨势最大的时候,他选择在一家超市内避雨,还现场转发了一则实时路况到朋友圈:“同志们,别走闵子骞路了,水很深,井盖被掀开,目前仅限公交车通过!”这时女儿的一条短信让他更加安心:我和妈妈已经安全到家,爸爸不要着急,先找个地方避雨,停雨以后再回家!张先生说,雨停没多久,自己回到位于经十东路的家时,路面已经几乎没有积水了。

  暴雨常有,唯愿灾难不再有,这一切只能建立在气象预报的日益准确、城市排水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民众面对突发情况时成熟镇定的行为心态之上。

   答卷1 凡事预则立

  准确及时的预报是成功减灾的一半

  2日中午,一张图片就已在微信朋友圈内被接力分享。这张注明“鲁政简058号”名为“重要天气预报”的图,标题为“今天夜间至4日我省将出现明显降雨天气”。

  3日6时50分,市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暴雨黄色预警,同时发布雷电黄色预警。短短几个小时内,这则预警通过短信、微信、广播、电视等渠道,被送达市民身边。

  3日上午,市委发电报进行全市动员部署,做好灾害预防工作。

  ……

  在气象预报领域,准确及时的预报是成功减灾的一半。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预警,绝大多数市民对傍晚这场暴雨的“造访”没有感到措手不及。不少人取消了当晚的外出应酬,很多人放弃了开私家车出行,更多人提前做好了关闭门窗、携带雨具等防雨准备。

  近年来对于经常出现的一些极端天气预警,济南人已经逐渐习惯。气象部门及时准确作出预报,有关部门迅速将消息传递给每一个市民,大家随即做出各自的应对预防准备,这个链条已经日益运转成熟。

   答卷2 泉城不“看海”

  科学系统的工程成倍提升防汛能力

  8月3日,济南市区平均降雨量为65.7毫米。商河的过程降雨量为167.7毫米。有报道称这场雨大概“下了5个卧虎山水库或447个大明湖”。然而这次的降雨来得猛,去得也快,市区基本没有出现长时间积水。

  这一明显的变化,得益于近年来我市实施的系统、科学防汛工程。从2007年至今,河道整治、地下管道拓宽改造、积水点整治等多项工程让城市防汛能力得到成倍提升。目前城区65条河道已基本实现截污,河道成了仅走雨水的通道。而雨污分流工程、污水全收集工程的开展,同样提升了我市地下排水能力。积水点整治也是济南每年都要开展的一项防汛要务。从2007年至今,我市几乎每年开展10到20处积水点改造,目前已有近200处积水点得到整治,市区积水路段也逐渐减少。在3日晚的暴雨中,“逢雨必淹”的北坦立交桥、荆家沟立交桥、殷陈立交桥、北关北路铁路桥虽然短暂出现道路积水,但并没有发生重大事故。

  2010年6月,济南市编制了《城市防汛应急预案》。今年4月,济南正式入选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通过建设更多海绵设施,科学规划与实施,着力解决泉城泉水枯竭、洪涝多发、水源不足、水质污染等问题。

   答卷3 冷静加乐观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心是最有力的防守

  伴随着暴雨,微信朋友圈也在进行着刷屏。无数热心的市民在实时播报路况;也有人在进行驾车常识的“火线普及”:水中行车要匀速抵挡前进;车辆熄火后切勿重复打火……

  更有人在转发一幅幅温暖人心的画面:交警站在没膝的水中坚守岗位疏导交通;狂风导致部分区域断电,济南电力人员在冒雨抢修;一位老大爷冒雨蹲在路边,一点点用手清除堵住下水道口的垃圾……

  还有更多段子手在给大家带来欢乐:萧敬腾已经不管用了,这是法海来济南了吧?今天的泉城,请卸下轮胎,我带上你,你带上轮胎,我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吧……

  这一条条微信背后,是保持淡定乐观心态的群众。面对灾害,绝大多数人没有惊慌失措,没有盲目冲动,更没有冒险牺牲。大家都认识到安全第一,适应自然、因势利导才是正确思路。在自然灾害面前,团结、互助、尽责、冷静,才是最有力的应对与防守。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