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故事 | 除了“六老汉”,习近平还提到了这些故事

23.08.2019  01:41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治沙事业,也牵挂着在风沙中逆行、从荒漠夺回绿洲的治沙人。

    21日,正在甘肃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步沙林场,实地察看当地治沙造林、生态保护等情况。

   “六老汉”三代人接力治沙

  八步沙,是腾格里沙漠南缘甘肃省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据说,100多年前,这里只有八步宽的沙口子,所以叫做“八步沙”。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里的沙子又细又软,人踩上去,脚就陷到沙里了,只能一步一挪地艰难“跋涉”,所以也叫“跋步沙”。

  上世纪八十年代,沙魔从这里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吞噬农田村庄。当地六位年龄加在一起近300岁的老汉,在承包沙漠的合同书上按下手印,誓用白发换绿洲。

  这是在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拍摄的八步沙三代治沙人。(2019年3月27日摄)

  “六老汉”的头白了,八步沙的树绿了。38年过去,“六老汉”只剩两位在世。“六兄弟”接过父辈治沙的铁锹,如今,“六老汉”的孙辈又加入治沙队伍,薪火相传,播撒绿意。

  组建林场之初,“六老汉”就约定,无论多苦多累,每家必须出一个后人,把八步沙治下去。

  从“六老汉”时代的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到现在的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第三代治沙人的治沙方式,在父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治沙要讲科学。摸清沙漠的脾性,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治沙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

  在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有德在治沙一线扎草方格(2013年7月24日摄)

  昔日的宁夏白芨滩林场黄沙满天、荒芜破败。“治沙英雄”王有德数十年如一日,带领职工以每年治沙造林3万亩的速度,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守护着黄河以及河岸万顷良田。

  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宁夏,面对一望无际的麦草方格,他紧紧握住王有德的手说,我是来向你学习的。你们在这里做出了很大贡献,非常了不起。

  习近平随王有德走上沙丘。“这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也坚定了我们治沙的决心。对你们的事业,我们会全力支持。”习近平对围拢过来的治沙人说。

  平凡而伟大,这五个字道出了治沙事业的艰辛与光荣。

   要有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耐心和耐力

  由于环境恶劣、植被易为破坏,治沙的时间常以漫长的年月来计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右玉县群众在荒山植树(翻拍照片)。新华社发

  70年来,山西右玉县县委带领人民把“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50多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把“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变林海,创造了人间奇迹。

  河北塞罕坝景色(2018年7月28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发

  提到这两个治沙故事,习近平强调了久久为功。“抓任何工作,都要有这种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耐心和耐力。”

  在他看来,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

   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一座不朽丰碑

  “沙漠变绿洲”奇迹背后,离不开无数人的努力与坚守。

谷文昌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福建东山县的县委书记谷文昌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焦裕禄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焦裕禄踏上兰考土地的那一年,正是这个地区遭受连续3年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年,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这两个县委书记,习近平经常提及。

  “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埋头苦干的实事,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习近平这样诠释他们的愚公精神。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家园

  库布其沙漠创造的绿色奇迹不仅让世界刮目相看,也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这一治沙经验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等方式,为更多荒漠化地区带去新的绿色希望。

  库布其沙漠(2019年7月28日晨间拍摄)

  习近平向第六届、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贺信,他说,面向未来,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共筑生态文明之基,携手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保护,为建设美丽清洁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为了呵护绿色家园,中国在努力,并真诚地愿同世界各国一起努力。

  出品人:赵承

  策划:霍小光、张晓松

  监制:杜宇

  文字:黄玥、王鹏、姜伟超

  摄影:鞠鹏、谢环驰、范培珅、王鹏、刘诗平

  视频:谢环驰、苗夏阳

  编辑:刘羽佳 

        编辑:邱忠珲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