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考核应摒弃“唯产量论”

19.12.2014  13:04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农业的重要内容,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以及职业培训,过去也强调不少。这次比较新的提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而且是以总纲的形式提出,这将促使未来农业发展出现一个巨大的转变,就是从过去的片面追求数量增长过渡到数量质量并重。  

     

  那么如何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呢?以下几点应该注意。  

      

  其一,应该放弃片面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的考核目标。近年来我国每年在秋收过后就会来一阵子粮食数量多少连增的宣传报道,好处是粮食大丰收,成果喜人。但负面效果是容易引起数量的攀比而忽视背后付出的资源代价。各地为了数量指标好看,可能会制定产量增产目标来一层层地向下压。其实就如我国已调整GDP片面考核指标一样,农业的考核也应该是多样性的。应该考虑产量数量的增长是以什么样的代价取得的,消耗了多少资源,又导致了多少污染等。  

      

  其二,农业补贴方式应该进行调整。最近十多年我国农业补贴数量大幅度增长,而大部分的补贴其实一直在刺激数量的增长,未来的补贴应该转变思路,从单纯刺激数量增长过渡到激励可持续增长方式。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早已抛弃刺激数量增长的补贴方式,而大多是按家庭收入来补贴,也就是对那些收入落后于平均数的家庭进行补贴,以缩小家庭间的收入差距。未来我国的农业补贴也应该朝这个方向调整。  

      

  其三,要从粗放型农业过渡到精细型农业,对浪费资源的粗放农业进行约束。欧盟国家农业生产有许多严格的规定。比如有一种包衣规定,化肥与农药是不能直接施入土壤的,必须要进行包衣,也就是在种子的外围,计算好这个种子从发芽到成熟所需的全部营养,然后通过包衣把这些营养包在种子周围。这样整个生长期完成后,最后残留的过量营养就极少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极为粗放,比如浇灌基本上是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  

      

  其四,制定规划治理面源污染。我国目前化肥施用方式基本上是粗放型,导致每年化肥施用量增长速度远超粮食增长速度,农药也一样。如此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在土壤过多残留的农药化肥也造成大量的面源污染。我国已经到了该综合治理面源污染的时候了。  

     

  其五,对养殖业应该限制抗生素使用,对种植业限制农药化肥过量。虽然我国不允许使用抗生素,但在高密度养殖业,这其实是一个潜规则。欧美都已经禁止,因为这种滥用抗生素养殖方式长期使用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有可能产生超级细菌,危及人类生存。我国也应该对此类的使用出台严格的规定,对滥用者要严加查处。  

     

  其六,大力发展可持续的技术与种植手段,追求节约、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记得看过一篇关于有机农业的综述,文章在总结了数篇研究报告后发现,有机农业与常规化学农业相比,其产量降低幅度并没有有些人夸张的那么大,一般有机农业产量相当于化学农业的50%至80%,也就是说,不靠化肥农药,搞好了产量能达到常规产量的80%,但其对水、土壤等的负面影响与常规农业相比就不知强多少倍了。所以目前的统计只认产量,但如果综合统计,综合产量、投入品、污染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机农业比传统农业不知要好出多少倍。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目前惯性的思维下还需要漫长的过程,但已启动。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与技术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