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创城:健全长效机制 迈向新的文明之旅

09.12.2014  12:41








  在兰山区小埠东社区,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居民们时常能见到很多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风风火火地打扫卫生、粉刷楼道、补修道路、硬化小广场、更换灭火器……“创城让社区变了样,让咱老百姓过上了更舒坦的日子。做文明市民的自豪,会长久地留在我们的心中。”社区居民贺先生发自内心地感慨。

  在捧回“全国文明城市”这个“含金量”最高的城市荣誉的同时,我市清醒地认识到,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要让文明创建的成果得以巩固和提升,让“全国文明城市”的奖牌始终熠熠生辉,就必须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来加以保证。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后,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坚持把完善创建工作体制机制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保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市文明办加挂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确保创建机构班子不撤,人员加强,职能清晰。“路口值勤的小红旗还会不会挥舞?”“街头捡烟头的志愿者还会不会有?”为了让这些在文明创建中出现的场景不“昙花一现”,市政府每年都与全市194个职能部门和单位签定创城工作责任书,分解指标,量化任务,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每名市级领导都承担包区、包业务指标、包网格、包路段责任。

  在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的同时,我市还把创建中积累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梳理归纳并转向常态化。强化属地管理,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原则,建立“区街为主、市级监督、监管分离”的管理机制。创新城市管理,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把所有市直部门单位纳入到市区36个“网格”,帮助基层开展创建工作。同时完善督查考评制度。坚持日常测评和年底总评相结合,对创建工作不扎实的单位,取消文明单位资格。积极发挥市内媒体的监督作用,坚持每天都有曝光、每周一个主题,集中报道创建突出问题,警醒职能部门做好本职工作。

  住在兰山区沂河花园的李乐发现,小区周边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没有了,现在出行更加安全顺畅。王圣霞今年搬进了北城新区蒙河路小吃街的店铺,这些由城管部门设置的便民“小木屋”让流动摊贩们有了固定经营场所。初来 临沂 的济南市民张永明在奥斯卡小吃街领到了一份《临沂城区便民指引图》,图上注明的公共停车场、公共厕所、美食、餐饮、服务摊点等内容一应俱全,一下子拉近了他与临沂的距离……环境更美了,公共设施更齐全,交通秩序顺畅,出行更方便,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心贴心地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在创城过程中,我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纷纷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工夫,坚持把整治公共环境卫生秩序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突出任务,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宜居优美的城市生活环境。

  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理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的意见》,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进一步下放城市建设、管理权限、职能,实行区、街道、社区属地管理,进一步完善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成立市城市建设工程推进办公室,高标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到2016年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仅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城市内涝问题,今年上半年就投入66亿元,用于排水、排污“两排”这一“看不见”的良心工程。

  同时,建设、卫生、交通、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了相应的长效机制,针对老大难问题咬住不放,经常性开展整治活动,循序渐进逐步改善。比如,对主干道、中心城区坚持采取“十八小时”保洁制度,严格规范管理流动摊贩,加大对交通违章现象的管理、教育和处罚力度……

  如今,全市上下正通过有效的举措让市民生活的家园环境更优美,秩序更优良,设施更完善,生活更幸福,老区临沂正阔步迈向更加文明幸福的明天。朱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