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山东发展动力转换的调研报告

26.08.2015  18:09

近年来,我国资源、人口、土地红利不断消减,出口、投资、房地产等拉动增长的传统引擎明显动力不足,原有的要素投入、外延扩张效应已见边际,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发生重大改变。能否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经济增速下台阶的同时,实现质量效益上台阶,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发展动力有序接续和转换。为此,省发改委成立课题组,就加快我省发展动力转换问题,赴省外及省内部分市县、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形成了《关于加快山东发展动力转换的调研报告》。

一、加快发展动力转换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014年,我省生产总值接近6万亿元,公共财政收入迈上5000亿元台阶,正处在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节点。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转换发展动力,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是当前我省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

第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加快动力转换。 我省自2012年开始生产总值保持个位数增长,转入中高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速的放缓,实质上是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突出表现为:一是经济发展的牵引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三次产业间融合发展、跨界发展、协同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二是需求结构中的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三是是动力结构中的人力、资源粗放投入明显下降,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在这些升降变化中,先进生产力不断产生和扩张,落后生产力将不断萎缩和退出,将涌现一系列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我们要正确认识、积极适应、科学引领新常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实现“调速不失速、量增质更优、换挡不掉挡”。

第二,继续“走在前列”,必须加快动力转换。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一周年之际做出了“四个加大、一个着力”重要批示,要求山东积极开拓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途径,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这既是新常态下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确定位和科学指导,更是对全省各级各部门的严峻考验和重大责任。目前,我省经济总量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居全国第3位,但是人均GDP在全国只排第10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8位,在综合发展水平上与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市还有一定差距。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实现“一个定位、三个提升”。对此,我们要对标先进、正视差距,以更高的目标鼓足干劲,以更宽的视野激发热情,勇做“泰山石敢当”,当好全国转型发展的排头兵。

第三,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必须加快动力转换。 通过这些年的调整和发展,我省产业结构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但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较为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2014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8.4%,而广东为11.8%、江苏为11.1%。一是,服务占比仍然较低。我省服务业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发展,去年服务业占比达到43.5%,但是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二是,传统行业比重过高。工业产值排名前三的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纺织业,均为资源型产业,初级产品多、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较少,高技术产品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足1/3。三是,创新能力亟待提升。重要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比例仅为20%左右。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缺乏,驻鲁两院院士仅有37人,工业企业R&D人员为17.8万人。在当前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情况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只有依靠结构优化、效率提高、创新驱动推动发展的新动力,才能为经济增长开启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四,稳定经济增速,必须加快动力转换。 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根本要靠发展,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挤出了原有的一些“泡沫”,能够为缓缓资源约束、加快转型发展释放空间;但如果增长稳不住,反而会对促改革调结构形成制约。今年以来,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市场需求疲弱等影响,与全国一样,我省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处于近年来的较低点,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传统发展动力受市场波动和价格变化的冲击较大,高新技术、服务业和民营经济虽然增长较快,但仍是发展的“短板”,短期内无法弥补传统行业回调的影响,增长动力转换“青黄不接”。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就必须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积极增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发展动力有序接续,从根本上稳住经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为新常态下的产业升级和改革开放赢得空间。

第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加快动力转换。 近年来,我省各级各部门深刻把握新常态带来的机遇挑战,对省委、省政府加快工作指导重大转变、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的部署要求认识更加到位、理解更加深刻,“敢为会为有为”的意识不断增强。但是,与一些先进省市相比,部分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治理能力不够高,不同程度地存在干预过多、监管不到位问题,还没有真正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部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相对滞后,经济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优势的发展。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培育新的增长点,客观上要求政府部门更加善于运用市场的手段、改革的办法和法治的思维想问题、作决策,有助于倒逼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二、省内外加快动力转换经验做法及启示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我国“三期叠加”影响持续加深的情况下,各地顺应发展趋势,加快转换发展动力,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在变革产业发展模式、促进经济提挡升级方面创造了许多新经验、新启示。

(一)把创新驱动作为加快动力转换的核心战略。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沿前沿不断延伸,产业更新换代日趋加快,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突出创新驱动,才能掌握发展与竞争的主动权,已成为各地共识。 上海市 围绕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应用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今年4月份,依托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免费向首批1000家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发放了总规模1亿元的科技创新券。创新券采用网络认证,事前申请、事后补助的方式,不设竞争环节。凭借此券,企业或团队可获得最高10万元的资金资助,共享使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并享受约380家技术平台提供的研发服务。 江苏省 扎实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设立了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对企业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开辟审批、核准、备案绿色通道,打造中国(南京)软件谷等重大平台。成为我国首个累计专利申请总量过百万件的省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居全国首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并成功争取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复。 青岛市 启动实施了“千帆计划”,实行普惠性政策措施,变“先拿钱、后干活”为“先干活、后补助”,突出企业自身技术创新需求,政府提供精准服务,让政府公共服务与企业实际需求更合拍。一年多时间发起设立了各具特色、错位竞争的孵化器及区域天使投资组合基金9只,规模9.9亿元。 威海市 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建设公共研发、科技孵化、公共检测、公共设计、综合服务五大类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人才与项目云等资源集成与开放共享机制,加快培育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转化等科技服务业,有力助推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把产业升级作为加快动力转换的中心环节。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谁能抢占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就能在世界经济格局变迁中占据有利位置,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各地都在加紧寻找产业新动力、更新增长“发动机”。 浙江省 以“四换三名”(积极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着力培育名企、名品、名家)战略为引领,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培育、空间平台优化、重大项目带动、创新平台推动、政策要素支撑等五大工程,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抱团打造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为浙江经济发展汇聚了新能量。新昌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昆山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慈溪家电产业集群、义乌小商品产业集群等一大批百亿、甚至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使得浙江这个陆域面积全国倒数第二的资源小省,创造了全国第四的经济总量,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 天津市 制定了18个重点产业规划,以规划为统领,以创新为引领,以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等为重点,优先发展一批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拥有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并通过政府优先采购、定向采购、减轻企业负担等措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形成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为依托的产业集群。 烟台市 深入推进“抓产业促发展”工作,制定实施了28个细分工业行业提质发展扶持意见,集中打造汽车、工程机械、海工装备等15个产业基地,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中国食品名城、黄金产业名城、节能环保产业城等4个产业名城。目前已形成了3100亿元的机械制造、2500亿元的电子信息,以及食品加工、黄金、现代化工3个过千亿元的5大支柱产业集群。 济宁市 立足于从资源型城市向高科技信息产业新城转型,大力实施“新硅谷”战略,持续放大惠普基地带动效应,设立了2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吸引了惠普、甲骨文、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等一大批国际国内IT产业巨头落户,信息产业年均增幅高达40%,全市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三)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加快动力转换的重要保障。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原先一部分曾经强有力且有效的政府直接推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式,已经呈现或将会呈“边际效用递减”趋势。政府要从不必要的行政审批、直接抓产业项目、过分“保速度”中退出来,把主要职能转到加强制度创新、加强社会保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上来,由经济发展直接的“推动者”向“服务员”转换,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社会动力源的开发和维护。 上海市 在探索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四新”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从政府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从目标导向转向问题导向,从单纯的技术导向转向创新导向,从能力导向转向应用导向,放弃政府主导,不搞预设的产业定位,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优化初创企业成长环境和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上,为创新创业企业发展营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浙江省 全面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逐步实现省级政府部门一般不再直接向企业分配和拨付资金、不再直接向企业收取行政事业费,形成了营商环境“加一”、综合成本“减一”的新优势。。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探索实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完善“招大、引强、选优”机制,大力引进世界500强等优质外资项目。 济南市 在推行“一号通”、“一表通”等审批新模式的基础上,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网上运行管理办法》等细则,实行审批“倒计时制”,进一步优化了办事程序,提升了服务质量。 淄博市 突出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向社会公布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实行建设项目“联审代办”、市与区县联网在线审批和“一费制”改革,审批时限平均提速30%以上,让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迸发。

(四)把统筹区域城乡作为加快动力转换的重要支撑。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经济巨大韧劲、潜力和回旋余地的主要所在。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纵深实施区域战略,培育和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撑带,将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重庆市 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推进形成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重视平等发展的重要性、承认发展的差异性、注重发展的均衡性,保障各地区平等的发展权、发展的多样性、发展成果各地区共享,转变区域发展关系,由恶性竞争走向共赢发展;转变区域资源占有关系,从各自为战到全市优化配置,沿着“转变发展方式”和“理顺发展关系”两条路径,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型。 广东省 积极推进劳动力和产业“双转移”,着力推进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推进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地区转移,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有机结合,成为广东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莱芜市 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把全市224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大力推动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服务“六个一体化”,促进工业向园区、土地向规模经营、人口向城镇“三个集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户籍制度等各项改革,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初步构建起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临沂市 把突破县域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主战场,去年起在“三年倍增”基础上,启动实施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总抓手,以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为大平台,以构建民生保障体系为根本出发点的“三年提升”计划,力争到2016年县域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实现新一轮倍增目标,取得了较好效果。

国内外发展动力转换的新趋势和新特点,给我们如下有益启示: 第一, 发展动力转换是新旧动力有序接续的过程,既要对传统增长动力进行优化提升,又要加快发展培育和发现新的增长点,不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要循序渐进、优化增强。 第二, 发展动力转换的根本推动力是改革开放。新常态下,更要着眼更高视野、更高层次,用足用好改革开放这个攻坚克难、迎接挑战的最大法宝。 第三, 发展动力转换重在转变政府职能。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从习惯于抓大企业、大项目转向推动大众创业、扶持小微草根企业发展,从偏好给优惠政策转向着重营造良好的营商和生活环境,破解共性瓶颈问题,搭好公共平台,催生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新常态”。 第四, 发展动力转换要聚焦靶心,抓住关键环节,集中各类资源,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精准发力。

三、我省培育发展新动力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加快发展动力转换,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加大、一个着力”的批示精神,按照省委“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坚持立足当前与长远发展相结合、改造提升传统动力和培育壮大新兴动力相结合,开拓发展空间与优化经济结构相结合,努力打造全社会创新创业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实现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当前,要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工作导向,积极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立足山东当前短板和问题,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集中全力、重点突破。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创新创业。 大众创新创业是保持“中高速”的新动力、迈向“中高端”的新途径,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2014年,我省总人口9789万人,居全国第三位;研究生在校生数7.4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79.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94.8万人。要真正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要把握六个关键: 一是 加快构建众创空间。 推广青岛高新区“蓝贝创客计划”经验,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力争创建创业大学。 二是降低创新创业门槛。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化新型孵化机构住所登记手续,采取一站式窗口、网上申报、多证联办等措施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的房租、宽带接入费用和用于创业服务的公共软件、开发工具给予适当财政补贴。 三是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 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无偿资助、业务奖励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促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加强电子商务基础建设,完善专利审查快速通道,对小微企业核心专利申请予以优先审查。 四是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 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试点。规范和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群体,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五是加强财政资金引导。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业活动。发挥财税政策作用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发展,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群体。 六是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 实施好国家“千人计划”、泰山学者等人才引进工程,建立“绿色通道”。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完善科技人员创业股权激励机制。推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大职业教育改革步伐。

互联网经济。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正在提速,尤其是今年以来,互联网经济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有媒体甚至将2015年称为“传统行业互联网化元年”,互联网正加速渗透传统产业,改变甚至颠覆着传统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有专家预言,中国将迎来继人口红利后的下一个红利—大数据红利。从量上来说,山东具有很好的互联网产业基础,2014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约1.3万亿元,增长25%左右。但目前我省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薄弱,其对实体经济的强大改造力、拉动力完全没有发挥出来。2014年,广东、浙江两省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是我省的2.1倍和1.6倍;我省知名互联网服务平台较少,我省尚无一家进入全国前30位的B2B、B2C网站;我省仅有23.6%的企业自建或使用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互联网营销。我们要切实抓住用好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围绕商品交易、服务供给、要素支撑等重点方向,结合我省产业特色,用3-5年的时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或区域影响力的平台型交易中心,形成一批协同发展的平台经济产业链,做到“四个迎头赶上”。 一是要在电子商务发展上迎头赶上。 对“好品山东”、“韩都丽舍”等重点平台加大扶持力度,在城市引导各主要商业集团、龙头企业线下线上相结合,打造自己的平台;在农村积极培育特色“淘宝村”;在青岛、临沂、烟台等市开展垮境电子商务试点等。 二是要在服务业领域开拓上迎头赶上。 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物流、互联网+汽车、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娱乐、互联网+医疗等,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速现代服务业“裂变”。 三是要在互联网与特色产业融合上迎头赶上。 面向全省重点特色产业区域,扶持区域特色产业研发设计、销售推广、专业物流等网络平台服务。推动移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产业化融合,形成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农业新型经营体系。 四是要在智慧城市建设上迎头赶上。 工信部、发改委等部委正在推进“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将推动一批城市成为“全光网城市”,4G网络覆盖县城和发达乡镇。我们要抢抓这一机遇,大力推进宽带建设,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实施好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程,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融合发展。

智能制造。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我们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重要机遇,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高点、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加快信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实施好“四大工程”,着力推动我省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一是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工程。 推进“机器换人”改造,大力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推进“生产线和生产系统”改造工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全流程改造提升;推进“数控一代”和“智能一代”产品创新工程,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型产品, 二是重点行业智能工厂应用示范工程。 研究实施国家智能制造政策,先期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选择钢铁、石化、纺织、轻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围绕推广普及智能制造单元—智能车间—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工厂,分期分批开展试点示范,逐步实现车间级、工厂级的智能化改造。 三是,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作用,建设工业核心软件和服务网络等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组织智能制造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支持“产学研需”智能制造项目对接。 四是,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省市联手推动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重点在工业机器人、智能专用装备、数控系统及加工设备等领域培育建设智能装备制造示范基地,促进智能制造企业、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基地加速集聚,加速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型园区。 产业园区是产城融合的载体,是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经过多年发展,产业园区经历了第一代的“工业园”、第二代的“产业园”,正在加速向第三代的“产业社区”转变。比如,沈阳新经济产业园以发展高科技服务业为主导,注重产业链整合及上下游配合,扶持园区产业发展急需的配套服务业,完善城镇社区的服务功能,为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了一个“宜研、宜业、宜商、宜居”的聚合之地。近年来,我省产业园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省各类开发区共有241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32家、省级开发区139家,未纳入国家名录的还有70家。下步,要加快转型发展、提档升级。 在建设目标上, 要实行“生产、生态,生活”兼顾,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双提升”,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双融合”,高科技产业与高级人才“双落地”。 在产业布局上, 注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用高技术提升优势产业,突出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科学发展。注重特色发展、延链集聚,培植壮大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和发展潜力大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努力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在开展模式上, 积极引入专业的园区开发商和园区运营商,实现市场化运作和公司化运营。如上海市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首个以民营企业为开发主体的国家级高新区;广西北海电子产业园,由政府引进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建设园区平台。 在服务平台上, 引进和发展非政府性质的公共服务机构和专业化中介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逐步形成信息、配套、物流、融资、人才、市场、核算、人脉和特色产业发展平台的新“八通一平”,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投融资功能、服务功能、基础功能、文化功能,努力推动产业社区向城市特色功能区嬗变。

特色集群。 我省产业门类齐全、企业数量众多,但企业缺大少强、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条短、价值链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应很好地学习借鉴江苏、浙江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经验做法,培植产业集群,打造“板块经济”,实现“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特色优势。 鼓励各地坚持错位融合,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全力培植1-2个在全国乃至全球拥有行业话语权的特色产业集群。比如,青岛的新型数字家电、潍坊的动力机械、东营的石油装备、淄博的新材料等已经过千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都具备这种实力。 二是强化龙头带动。 鼓励各地围绕主导产业培植骨干企业和科技成长型企业,引导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加速集聚,做大企业规模,放大品牌效应,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三是强化集聚配套。 支持龙头企业创办专业园区,剥离非核心业务,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引导中小企业积极承接,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抓好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延伸拓展产业链条。

四、改造提升传统发展动力的主攻方向

(一)推动投资由“总量扩张型”向“内涵效益型”转变。 发挥投资“驾辕之马”作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放大投资的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 一是加大创新投资力度。 金融危机之后,主要经济体围绕新一代互联网、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展开了新一轮增长竞赛,纷纷推出各自的创新增长战略。企业层面更是不断加大创新投资强度,有76%的跨国企业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增加企业的创新投资。我们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在新一轮增长竞赛中保持地位,必须加大推动创新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对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财政、科技资金的支持。 二是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 过去十几年,我国制造业投资以扩张产能为主,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属于薄弱环节。从成功实现技术追赶的国家经验来看,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比例均达到1:3左右,而我们还不足1:0.5。我们不仅要引进技术,更要消化、吸收、再创新,把创新的后发优势实现出来。要开展广泛的、持续的技术升级改造,努力推动我省制造业在向高端、高科技的更高层级迈进。 三是加大公共产品和服务投资。 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资是提升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抓住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遇,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大对城际交通、城市地下管网、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环保、农业水利、农村道路交通、公共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工程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参与城市经营。 四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韩国1997年左右出现严重劳动力短缺,为了应对这一局面,韩国政府1999年制定实施了“21世纪脑力韩国计划”,5年内多培育出2000多名理科博士和数万名技术人才,确保了制造业领域优势。江苏、浙江等省市转变招商理念、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全力推进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以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推动消费由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 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是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立足点。当前内需结构正从低收入、低支出、低品质需求向相对的高收入、高支出、高品质需求转型,在大城市中居民消费已由实物消费为主走上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轨道,新一轮结构消费升级开始加快,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下步,我们要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大力培育和发展移动互联网、健康养老、文化旅游、节能环保等新兴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要抓住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机遇,改善消费环境、拓展消费渠道,支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促进网络购物、物流配送等加快发展,促进消费潜能释放,打造消费升级版。

(三)推动进出口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陷入低迷,形势错综复杂。我省对外开放面临着外部需求显著减少、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等压力。我国已连续19年成为遭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加之,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约束日益加重,“大进大出”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今年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6%,我省进出口总值更是同比下降了18.1 %。必须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成“优进优出”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优进”,不仅要“解急需”,更要“补短板”,重点加大对紧缺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短缺资源和重要零部件的进口,更好弥补资源和技术的不足,促进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优出”,不仅要出口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还要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在努力推动外贸转型、有效利用外资的基础上,通过对外投资、产能合作和商品出口的“三位一体”协作推进,增强我省的比较优势,实现更高的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