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 “习近平出席G20峰会”:借势G20,树立“包容性增长”标杆!

17.11.2015  23:59

   导读 :本次G20峰会倡导的“包容和稳健增长”主题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及协调、共享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就曾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本次会议的主题定为“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与会各国领导人围绕主席国土耳其提出的包容性、执行力、投资性增长等目标,聚焦世界经济形势、包容性增长、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难民危机等全球性议题。

  在峰会涉及的众多议题当中,“包容性增长”被置于格外醒目的位置。“包容性增长”的概念自2007年被亚洲开发银行正式提出以来,逐渐成为G20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与努力推动的重要目标,其着眼于社会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蕴含着平等共享全球化成果、中小微企业及个人能力建设、弱势群体保护、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等项内容。

  “包容性增长”的前提和基础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复杂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为包容性增长的实现带来了挑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长期陷入不均衡复苏、非均衡增长的泥潭。美欧日等“三驾马车”在经济复苏态势、宏观政策导向上出现分化,从而加剧了全球经济复苏的复杂性。

  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会见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

  同时,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趋势明显、甚至面临滞胀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已由年初3.8%下调至最新的3.1%。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G20的当务之急是以促进增长和就业为核心,提振世界经济实现新一轮增长的信心。

  中国为稳定全球经济付出了艰辛努力,为实现“包容性增长”作出了重要的基础性贡献。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本身便是对全球经济的重大贡献。2011-2014年我国年均GDP增长率为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超过四分之一,从而有效填补了美欧日经济“熄火”后的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空白”。今年以来,在前三季度国际上主要经济体增长普遍低迷、国内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实现了同比增长6.9%,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继续成为稳定全球经济“定盘星”。

    本次G20峰会倡导的“包容和稳健增长”主题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及协调、共享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目前,中国正进入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享发展最艰巨的任务。

  截至2014年末,按照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现行农村扶贫标准计算,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一目标一旦达成,我国将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全球消除贫困目标。

  放眼未来五年,中国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求“共享发展”过程中,通过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教育公平战略、就业优先战略与创业扶持政策、健康中国战略、人口发展战略以及普惠金融战略,以实际行动诠释及丰富“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进而通过普惠性发展、包容性增长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贡献、树立榜样、建立标杆。

  (作者高鹏系中国财政学会投融资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博士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