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将引进十万亿次超级计算机预报实时“气质”变化
12日,许多外出的市民纷纷穿上长衣长裤抵挡“秋凉”。 记者谢永亮 摄
去年9月19日,济南正式发布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的空气质量预报,眼看着“气质”预报马上就满一周岁了。记者了解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准备引进运算速度达十万亿次以上的超级计算机进行数值预报。
目前,济南市民看到的空气质量预报,是对未来24小时做出的整体预报,经过一年的“修炼”,空气质量预报能不能再精确一点呢?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和山东省并没有出台空气质量相关的预测标准,因此各个城市的气质预报都是根据各自城市的特点发布的。比如,济南对全市一天的“气质”做出预报,而在上海等城市,预报则分为夜间、上午和下午三个时段。目前,国家监测总站建议对空气质量进行跨级预报,也就是将一天中空气质量变化过程描述出来,各地市可以针实际情况考虑这项建议。市环保部门正在研究中。
在提高“气质”预报的准确度上,济南市环保部门正着手对硬件进行升级改造。“现役”的超级计算机是在2009年配置的,已经运行了5年,不时“闹脾气”,出故障,并且当时的配置较低,运算时间长。因此,市环保部门还打算引进世界主流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式作为参考。
【延伸阅读】 影响气质的决定因素是气象条件
PM2.5正式在济南“亮相”,还得追溯到2012年12月20日,空气质量指数(AQI)也从那时起取代空气污染指数(API),去年9月19日下午4时,济南发布第一个AQI预报。从去年发布“气质”预报开始开始,市气象台每天必须进行的气象会商中,就多了“气质”会商一项内容。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提供未来24小时的环境空气污染项目的初步结果,市气象台则要提供未来气象预报的结果。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发布信息需要由双方预报员确认后,双方联合发布。
“影响‘气质’的首要因素是污染源,而起到决定因素的是气象条件。”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自动科科长吕波表示,经过近一年的实战,监测站在气象与环境相互影响方面积累了经验。 (记者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