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I号重生实录:从“出水”走向“出土”

14.01.2015  16:24

    从“出水”走向“出土”

  遥望坐落于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之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如万顷波浪起伏,亦如大鹏展翅。出水后的“南海I号”,就一直安置在这座“水晶宫”里进行室内考古,等待“破土重生”。“南海I号”保护和发掘项目的领队孙键告诉记者,经过前一阶段的声呐技术探测和近几年的挖掘,沉船的概貌已初见雏形。“这艘宋代古船,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古老、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海船。”孙键说,“从现有的资料来推测,很可能是当时一艘前往东南亚地区的民间商船。”   据介绍,“南海I号”残长21.58米,最大船宽9.55米,预计修复后长34米,宽11米。从长宽比看,这是中国典型的短肥型帆船,具有古代福船的特征。船身多以松木为原料,能较好抵御风浪冲击,装货量也大,但是航速有限。作为宋朝时中型的远洋货船,尺寸大小类似于《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所记载供使节出使海外专用的“客舟”。   目前,“南海I号”正处于船内发掘和船载文物提取的关键阶段,预计还将持续到明年。这段时间船载文物会被集中挖掘出土、归档和保护,包括浙江龙泉窑、福建德化窑等宋代名窑的瓷器,以及大量金器、漆木器和动植物标本,总数可达6—8万件。“当然,沉船本身才是最价值连城的文物,”孙键强调说,“‘南海I号’对于研究和复原波澜壮阔的海上丝绸之路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护第一,从容考古   对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馆长黄铁坚而言,从“南海I号”迁居“水晶宫”的那天起,他就开始了为这只国宝级的“庞然大物”来回奔忙的生活。谈起这件国宝,他不无骄傲地说:“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数百年前的港口、货物、船舶等都难以留存,所以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资料多见于文献,鲜有实体。可以说,“南海I号”的考古价值无论怎么高估都是不为过的。”   同时,他坚决将文物的保护工作排在了第一位,“‘南海I号’的保护和考古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保护肯定是第一位的。”   在博物馆展厅中,他向记者展示进馆以来的沉船保护工作。一方面他们通过控制水位、调节埋藏环境的温湿度,对现场文物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则注意对木船构件的保湿防霉、大型文物的脱盐与脱硫处理等后续实验室保护。“鉴于中国古船的建造特征,我们尽量不拆解而是做加固,因为沉船一旦拆开就很难复原。”黄铁坚说。   据工作人员介绍,保护工作还包括对打捞的头号功臣——沉箱的持续现场检测。自2007年入馆后,包裹着“南海I号”的沉箱就一直浸泡在海水中,不仅箱体锈蚀严重,而且因为长时间的土方挤压也产生了扭曲形变。为了保护考古人员以及文物的安全,当年打捞时插入箱体而本该拆除的十三道钢梁,至今还有两根“坚守岗位”,为考古工作保驾护航。   木质沉船、有机质文物的保护是世界性难题,“南海I号”也处在摸索与积累经验的阶段。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保护是必须坚持的原则。“保护与考古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黄铁坚说道,“我们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从容挖掘,从容考古。”   封闭与开放的博弈   尽管“南海I号”的保护工作被提升到至关重要的位置,“游览观光”依然是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早在2009年,这里便向游客开放,而馆长黄铁坚更毫不讳言,要以博物馆为基点,加快推进与当地文化旅游高度融合的长远计划。   “近距离观看水下文物的考古现场,这是本馆的一大特色。”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观察到,游客进入设计成龙骨形状的博物馆后,可沿游览通道绕工作平台一周,逐渐浮现的船体和正在进行的考古发掘过程尽收眼底。   当被问及开放参观是否会跟保护、考古的相对封闭性形成冲突时,黄铁坚称:“两者不会矛盾。我们并非先保护再开放,而是边保护边开放、有限度开放,保护工作是时刻都不会放松的。”他进一步表示,博物馆虽然要加强游览功能,却并不急于扩大其已有的展示规模,因为只有把保护和研究工作做到最好,才能将最有价值的东西奉献给观众,从而释放出“南海I号”应有的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