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鲁商”宗艳民:突破核心技术,打造国之重器

26.06.2018  15:41

  编者按: 从党的十九大到今年的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企业家精神,强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山东作为人文大省,在传承上千年的“厚道鲁商”精神熏陶下,改革开放40年来,涌现出一大批诚信有德,锐意创新的本土优秀企业家。

  创新、冒险、敬业、诚信……每一个企业家身上都有各自不同故事和标签,在山东举全省之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之时,企业家精神会给每个行业乃至社会带来怎样影响?他们又会带领企业如何经历这场转型升级的洗礼?中国山东网推出“弘扬企业家精神聚力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通过面对面与省内优秀企业家对话,感受他们不同的精神世界。

  中国山东网讯 “我是一个比较固执、爱折腾的人,只要下定决心去做的事情,就必须把它做成。”凭借这种劲头,宗艳民带领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天岳”)成为全球第4家实现碳化硅衬底材料量产的企业,产品和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个别产品在世界上仅有美国一家企业和山东天岳可以批量生产,该产品是支撑关键装备的核心材料,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第一代半导体技术我们受制于人,每年芯片进口额2000多亿美元,西方在基础材料等关键领域更是严格控制封锁,新一代半导体我们绝不能再受制于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宗艳民坦言,“8年来,山东天岳奋发图强,坚持自主创新,坚决掌握核心技术,宗旨就是不能让关乎国家战略物资的技术受制于人。”

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宗艳民

  迎难而上,勇担战略材料产业化重任

  宗艳民毕业于山东省轻工业学院无机材料专业,深知材料产业是我们国家工业的短板,自大学时期就立志为材料强国做出贡献。毕业后他分配到了济南灯泡厂从事技术工作,后来济南灯泡厂倒闭,宗艳民就开始了自己创业。谈起最初创业,宗艳民说:“一开始从事工程机械行业,借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东风经营情况很好,有了一些积累。”

  但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宗艳民始终不忘自己的材料梦,更喜欢钻研材料技术,做新材料实验,他在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院校都资助有自己的实验室。但这些并不能满足宗艳民那颗“不安分”的心。2010年,宗艳民下定决心,要把更多先进材料的实验室技术进行产业化,就这样他创办了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5月,中国功能晶体研究和开发的先驱者和带头人之一的蒋民华院士去世,但他带领团队艰苦攻关10余年的碳化硅材料技术却束之高阁,迟迟没有产业化。因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需要面临巨大的产业化风险,没有企业愿意承担巨大的产业化风险。宗艳民得到这个信息后毅然决定引进这项专利技术,与山东大学签约巨资购买有关技术,开始了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产业化。

  学材料专业出身的宗艳民比其他人更加深知材料产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产业特点,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产业化的漫漫征途。当谈到当时的心路历程时,宗艳民说“当时了解了这项材料技术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后,马上意识到如果不能尽快产业化,这项国际先进的碳化硅半导体材料技术成果就可能会消失,我们国家有可能又失去一次材料突破的机会,继续受制于人。我热爱自己的专业,实现民族材料业的振兴,我有责任担当起这份重任!”

  艰苦奋斗,制度创新带动技术创新

  “我们经过了上万次的试错试验才实现了碳化硅的量产,这个过程不亚于攀登珠峰。”宗艳民表示,技术难、风险高、投资力度大,材料领域一直是众多企业家眼中的“冷门”,山东天岳坚持8年时间,投入数亿元,历经近万次失败,经历艰难的产业化过程,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同时离不开制度创新的保障。拥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宗艳民对两者的关系深有体会,他给予公司研发人员非常高的宽松度,比如说做实验或方案需要经费,只要方案在公司内部经过评审验证之后,公司马上给予经费。“我们的定位是,技术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宗艳民告诉记者,公司内部有完善的奖励机制鼓励全员创新,最高奖励50万元,在宗艳民看来创新机制灵活就能充分发挥每个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同时,山东天岳还整合全球最顶尖的技术资源,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地全球相关领域最好的院校和科研院所,山东天岳与它们均建立了合作关系,可以说宗艳民颇具有前瞻性的整合了碳化硅领域最前沿的技术资源,为自主技术创新突破创造了重要条件。

  核心技术突破,理想信念支撑是关键

  “沉下心去研究,不放弃,我们就能成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研发,山东天岳攻克了碳化硅晶体切割、研磨、抛光等系列加工技术的世界级难题,取得了数千项产业化科研成果,摸索出一条成熟稳定的碳化硅衬底材料生产、加工工艺路线,终于实现了碳化硅半导体材料核心技术的突破,为实现国家战略物资自主可控,为国家安全和新一代半导体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孔孟之乡,以大义为重,为国家担当可以说是山东企业家比较突出的特质。”当被问及“厚道鲁商”与企业发展关系的看法时,宗艳民提到更多的是国家两个字,在他看来,鲁商的“厚道”从个体角度着眼是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坚持有所不为;从集体角度就是要对国家和社会有所思考,愿意为国担当,为社会担当,必须要有所作为。“我们能够坚持下来,实现核心技术重大突破,离不开共同的理想信念,”宗艳民说。

  如今,他的企业也成为中国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型企业之一,建有“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研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拥有1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2个省级研发平台、4个海外研发中心,先后承担20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拥有数百项核心专利,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济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山东省首批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山东省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山东百年品牌培育企业。

  全产业链发展,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据了解,碳化硅半导体作为最新一代半导体技术,可解决世界两大技术难题:节能环保和智能制造。如果用半导体碳化硅LED取代国内全部白炽灯或部分取代荧光灯,可节省三分之一的照明用电,即1000亿千瓦时,这也就意味着节省了相当于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三峡工程全年的发电量。据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研究机构的估算,到2030年,随着半导体碳化硅材料的普及,如将内置半导体器件全部由碳化硅材料制作,与传统的硅材料器件相比,电力损耗下降幅度最高可达47%。简单地说,“普通空调外挂机,如果使用碳化硅材料可以减少1/2的体积,同时节能2/3;碳化硅半导体是5G通讯和物联网的基础材料,没有碳化硅半导体就无法实现5G和物联网。”

  可以说正如硅半导体把人类带入信息社会一样,碳化硅半导体将把人类带入绿色智能时代,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公认的划时代材料,可以称得上是国之重器。

  基于碳化硅半导体的重要战略地位,2016年山东天岳“宽禁带功率半导体产业链项目”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纳入《国家集成电路“十三五”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这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纳入该重大布局的项目。近期山东天岳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单晶衬底等项目被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重点项目。

  在宗艳民看来,材料突破是产业的开始,碳化硅半导体产业已经全面爆发,现在整个产业链从材料到芯片器件,再到模块都是一件难求。山东天岳碳化硅半导体产业链一旦贯通,有望在山东形成千亿级的产业规模。有望在山东形成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地,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力助推器!(文/马文文)

作者:马文文         编辑:王翼莉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