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画家笔下的“吉羊图”

14.01.2015  11:18

  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为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之伙伴,深受人们喜爱。《说文解字·羊部》:“羊,祥也。”就是说“羊”有吉祥之意。《春秋繁露》中说:“羔饮之其母必跪,类知礼者。”意思是说:小羊在母羊身边吃奶时是跪着的,表示对母亲的养育之恩的无比感谢,因此人们都称羊是懂得礼义之物。从此,人们把羊作为子女孝顺父母的标志,并引申到十二生肖之中。根据中国传统生肖次序,即将到来的2015年新春之后,将进入农历羊年。那么现在就请读者跟随我的笔触,品赏几幅古代“吉羊图”吧。
  图1所示为郎世宁《开泰图》。中国民间俗语有“三阳开泰”的喜庆颂语,表示好运即将开始。“阳”与“羊”同音,并且羊又有“吉祥”之喻,因此,人们常用“三羊”来代替“三阳”,把“三阳开泰”写成“三羊开泰”。
  此幅郎世宁的《开泰图》,纸本,设色,横60厘米,纵9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此图取“三阳”的谐音,写生绵羊三只。画面左侧绘有秀石、竹子、梅花。秀石突兀耸立,颇具气势;竹子挺拔,竹叶翠绿清秀;梅花虬枝盘曲,花朵簇簇,疏密有致地点缀其上,一派生机景象。整个背景极富中国传统画的韵味。三只羊,一只母羊,两只小羊。母羊站立,一只小羊前腿跪地,向上仰头,正在吸吮母羊的乳汁;母羊一动不动,惟恐惊扰小羊吃奶。另一只小羊则在一旁专心的吃草。母羊与吃奶的小羊的毛色均为褐白相间,而吃草的小羊则为黑白相间毛色,这样的匠心处理,使得画面既不至于过于单调沉闷,又显得和谐统一。母羊的慈爱、小羊的可爱,刻画得栩栩如生。整幅画面注重光线明暗和物象立体感的表现,极其生动。
  图2所示为陈居中的《四羊图》。陈居中,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宁宗嘉泰(1201—1204)时为画院待诏,专工人物和马,也擅写放牧、出猎等景,注重写实,观察精微,风格俊俏明媚,富于生趣。此幅《四羊图》(册页),绢本,淡设色,纵22.5厘米,横2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此图虽为动物画,但构图明显带有南宋院体山水画的格局,即取“一角”、“半边”之景,留出了大面积的天空。画面一斜坡山角自左至右顺势而下,富于节奏感。左上角空间以老树新枝分割填充,老树粗干屈曲干枯,旁侧又生有一棵新枝,绿叶茂盛,与老树相映衬。树上栖有两只禽鸟,使沉寂的枯树干增添了生气。画面右上部一片空阔,不着笔墨,营造出开朗、深远、清新的氛围,很好地衬托了画面的主体——四只羊。它们毛色各异,或叫或跳,或抵或望,姿态各异,形象十分逼真生动。四只羊的分布,采取了“三”与“一”的布局形式:一只立于土丘上,作观望状,浑身白毛与头部的黑毛对比强烈,引人注目;三只聚集于平坡,嬉戏打闹,打破了平坡的外轮廓,增加了构图变化。四羊的形象描写皆从写生中来,是一幅写实功力很强的小品画佳作,也是我国古代绘画中画羊的精品。为了进一步丰富画面,作者在土坡上添画了一丛荆棘、几丛野草。全图用笔简练朴实,色调柔和中又有对比,图中景物高低错落,画面富于变化,不愧为陈居中的传世佳作。
  图3所示为刁光胤的《枯树五羊图》。刁光胤(约852—935),唐末五代初的画家,名刁光,一作光引,雍京(今西安)人,擅画湖石、花竹、猫兔、鸟雀,为五代著名画家黄筌老师,刁光胤性情高洁,交游不杂。一生作画勤奋,多为花鸟。
  《枯树五羊图》,册页,纸本,着色,纵33.9厘米,横36.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此图背景为溪涧、湍泉、寒林、枯树。云霞掩映的对面坡岸上,五只羊傍着枯树涧泉,或静卧,或站立,或觅食,或瞻望,着色、姿态、神情各不相同。五只羊的姿态悠闲,眼神似各有所思。远处群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其中两只羊抬头四顾,与远景遥相呼应。图中的羊和远山采用写意笔法,显得空灵纤秀;近景的枯树则用工笔绘就,显得清晰浑厚。云雾缭绕的远山为虚景和衬托;近处的枯树、文石则为实景和主体。全图虚实相对,和谐统一,羊的悠闲姿态、山势因云雾缭绕而不致突兀逼人,整体给人一种闲雅平和的慢生活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