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倩:从馆长到会长 由创业而立业
吴倩,曾是山东省跆拳道队的一名优秀运动员,获得过全国冠军的她,因在一次比赛中遭受重伤,无奈选择退役。退役后,吴倩并没有离开她深爱的跆拳道事业,而是以另一种姿态重返赛场。回到家乡聊城后,吴倩通过自主创业,成立了聊城新国际跆拳道馆,她担任馆长兼教练。如今,新国际跆拳道馆已成为聊城市最大的跆拳道馆,也是目前聊城市唯一的一家由体育局批准注册的跆拳道馆。道馆的成立,不仅带动了聊城市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同时,也让吴倩实现了从运动员到创业者的华丽转身,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聊城市跆拳道协会成立大会上,吴倩被推选为会长。吴倩的创业之路,成为我省优秀运动员退役后二次就业的成功典范。
在心中种下一粒种子
在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的国际商务港内,“新国际跆拳道俱乐部”的招牌十分醒目。不到一年的时间,道馆便吸引了近400名学员报名学习,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不断地增加,每天,都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这里训练,这让吴倩和他的教练员团队每天过得忙碌而充实。对于眼前的一切,吴倩自是感到欣喜,但每每想到创业之初的艰难,吴倩也颇为感慨,她说,曾经的挫折,在时刻激励着她做得更好。
时间回到2012年,那一年,吴倩刚从专业队退役。此前,由于吴倩在一次全国比赛中韧带断裂,影响了她的职业生涯,不得已才选择了退役。十几年的职业生涯就这样结束,带着巨大的遗憾,吴倩回到家乡聊城,经历了一段灰色的时期,用她的话叫做“当时整个人都快抑郁了”。静下来的吴倩有了更多的时间为自己的将来认真思考,规划接下来的人生之路。就在这段时期,吴倩萌生了成立跆拳道馆的想法,在她看来,她与跆拳道的缘份还没有结束,与跆拳道相伴十几年,虽然有过伤痛的经历,但她对跆拳道却爱之弥深,而成立一家跆拳道馆,既能发挥她的专业特长,又能从事她所热爱的事业,何乐而不为呢?有了这个想法后,吴倩便牢牢地在心中种下了创业的种子。
与此同时,困难也随之而来。首要问题是,过父母这关,在成立跆拳道馆这件事上,吴倩和家人的争议较大,她父母认为,自己的闺女练跆拳道受了那么多苦,好不容易退役了,该好好歇歇,找个稳定点的工作上班。但练体育这么多年,无形当中锻炼了一种闯劲的吴倩却坚持自己的想法,她说:“这么多年,也辉煌过,也吃过很多苦,就那么平平淡淡地,还是和别人一样,回到家里以后,不干出个样来,让那些亲戚朋友怎么看,他们会觉得怎么出去几年,回来还是这样,所以我也是攒着一股劲,觉得自己一定得干好,得争口气。”但由于父母坚决不同意,吴倩只好先将计划搁置起来。在这段时间,吴倩与丈夫翁涵结婚,此后,吴倩的创业之路迎来了转机,因为,吴倩不仅找到了人生伴侣,也找到了创业的好帮手。
翁涵从前练过散打,在山东省武术院当过一年运动员,相似的经历,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共同的话题,夫妻俩在成立跆拳道馆这件事上,意见完全一致。通过翁涵做工作,吴倩的父母也逐渐转变了原来的想法。就这样,乘着跆拳道仍方兴未艾的大好趋势,吴倩和翁涵开始了创业的旅程,做市场调查、筹措资金、设计装修,在两个年轻人共同努力下,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去年5月,新国际跆拳道馆成立了,成立之前,他们便将其定位为朝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聘请专业教练员,道馆的师资力量得到了保证,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专业程度上来讲,新国际跆拳道馆在聊城都可谓首屈一指。
收获成长的快乐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虽然具备了一流的条件,但是如何运营,彼时的吴倩毕竟还缺少经验。吴倩回忆开馆后第一次试课的情形时说道:“第一次试课有50个人报了名,最后没有一个留下来,这让我们很受打击。”善于动脑的吴倩在事后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原来,在试课过程中,吴倩和她的教练员团队都是以专业运动员的标准来要求学员,这让学员们有些吃不消,“我们太严格要求小朋友了,因为我们这些教练都是从专业队下来的嘛,总是以专业的模式对他们的话,他们受不了。”考虑到大多数孩子都是抱着强身健体的目的来学习跆拳道,而并非一上来就走专业化的道路,因此,先培养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跆拳道,才更为符合实际情况。找到了问题所在后,吴倩开始转变教学模式,一个星期后,有7个小朋友报名,一个月内,50名试课学员交了学费。看到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吴倩也收获了更多的信心。就这样,道馆的日常教学、管理逐渐走上了正轨。
在教学和管理中,吴倩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员,设置了儿童组、少年组、特训组等几个组别,因材施教地予以授课。虽然吴倩是专业运动员出身,技术功底自不必说,但是,如何将自身所学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还是让吴倩颇费了一番功夫,吴倩坦言,对她来说,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也是她自身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比当初想象的要难得多,但是她却非常享受这种成长的快乐,这个过程带给她最大的体会便是,要有耐心和恒心。“一开始觉得,当运动员还带不了一个小孩吗,但是开馆以后,给你几百个人就不是这样了,要管理孩子,管理团队,事情很多。”为此,针对不同组别孩子的特点,吴倩运用了不同的教学和管理方法。对于4到7岁儿童班的孩子普遍存在的精力不集中问题,吴倩主要是以鼓励为主,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制作了一些银两卡,谁表现好给谁发银两卡,针对这个年龄段孩子自控能力比较差的情况,按时上课的,给2两银子,课堂表现好的,再给5两银子,也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期中、期末考试,考100分的,给100两银子,三好学生,给50两银子,攒下的银子可以换各种不同的玩具。”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孩子们学习跆拳道的积极性提上去了,同时,通过练习跆拳道,也带动了他们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不仅便利了教学管理,家长也感到很高兴。而对于特训组的孩子,因为他们比较自觉,在教学和管理上,吴倩则以专业的模式来对待他们。通过这样行之有效的方式,吴倩在工作中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除了教授学员们外在的技术动作之外,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也是吴倩教授的重点,以此来促进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她说:“跆拳道注重礼节,一个小小的鞠躬,看似是一个动作,其实包含了深刻的含义,它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也是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每次下课后,教练员都会带着孩子们面向国旗宣誓,生活中,也会鼓励他们多帮家长干点家务,给爸爸妈妈捶捶背,捏捏腿等,培养他们生活中的好习惯。
责任与梦想并存
从开馆至今,新国际跆拳道馆以专业的教学,规范的管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习跆拳道的队伍中来,同时,道馆也培养了多名具有专业运动员潜质的学员,对促进聊城市跆拳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在去年下半年举行的全国大众跆拳道系列赛山东站的比赛中,吴倩重回阔别多年的赛场,带领道馆特训组的弟子们为聊城市代表队争得了5金4铜,她的团队也收获了最佳团队奖的荣誉,学生支璞璐由于在比赛中表现出众,还被选入了山东省跆拳道队。对此,吴倩很是感到欣慰,为聊城培养优秀的运动员,使聊城的跆拳道运动发展地更好,既是她的愿望,也是她的责任。前不久,刚刚当选为聊城市跆拳道协会会长的吴倩,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也更有动力了。
吴倩介绍说,道馆在普及推广跆拳道运动的同时,也兼具了为体育系统选材的责任,设立特训组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对于那些具有专业运动员潜质的学员,吴倩会与他们的家长充分沟通,在征得家长同意之后,将其选入特训组加以重点培养,而对于一些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道馆则会适当地给予减免学费,特别是聊城市跆拳道协会成立后,将面向社会招生20名贫困儿童,免费进行培养。吴倩表示,成立跆拳道馆的目的,就是为了带动聊城跆拳道运动的发展,让喜欢跆拳道的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了解跆拳道,学习跆拳道,新国际跆拳道馆还在聊城市区之外的三个乡镇成立了分馆,让乡镇上的孩子也能获得与城里的孩子一样优质的教学资源。
对吴倩自身来说,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使她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不久前,吴倩参加了由国家体育总局职鉴指导中心和山东省体育局指导的,山东省体育人才服务中心、山东省跆拳道运动协会联合举办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班,通过此次培训,吴倩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也为她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谈到道馆未来的发展,吴倩表示,近期的目标是为聊城培养优秀人才,争取全运会上拿金牌,而更长远的目标,则是创办跆拳道专业学校,不仅为聊城,也为整个跆拳道事业的发展做一份贡献。“目前跆拳道专业学校只在温州有一家,像这样的专业类学校还是非常欠缺的,我们现在有这个想法,争取以后能实现吧。”吴倩说道。
从运动员到创业者,吴倩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华丽转身,曾经的挫折没有将她击倒,而是使她愈挫愈勇。经历过低谷和迷茫的吴倩,回首来时路,由衷地感慨:“只要能吃苦,有恒心,事业就能做好。尤其对于运动员来说,在当运动员时做一件事能坚持十几年,就很不容易。教练常跟我们说一句话,只要能把体育干好,以后遇到所有的困难都不是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