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还是回乡:沂蒙山区古老乡村正经受冲击

23.02.2015  13:03
  一位是急着进城发展的中年人,一位是盼着回家养老的游子。春节里,在 沂蒙山区 ,记者的两位远房亲戚正准备 离乡 进城和弃城回乡,他们围绕着乡村上演了方向截然不同的迁徙。离乡和回乡之间,是正经受千百年来猛烈冲击的古老乡村。

  今年这个春节,陈世忠下定决心带父母进城。因为去年下半年发生在老父亲身上的一件事,让他至今觉得心里添堵。

  44岁的陈世忠算是能人。10年前,进城打工的他在临沂市区开了家小餐馆。渐渐地,不仅在市里买了房子,一双儿女也都在城里读书,自己站稳了脚跟,又把两位哥哥和妹妹三大家子都带到临沂做起了小生意。

  陈世忠在城里打拼,家里只剩下父母,勉强种着几分地。所幸两位老人身体还算好,不太让儿女操心。但去年10月,陈世忠78岁的老父亲突然感冒了,吃了几次感冒药不见好转,村医建议去镇医院检查。到镇上有20多公里路程,老人又不识字,无奈之下,只好求助邻居。然而,陈世忠的父亲在村里转了好几圈,只找到62岁的本家侄子。村里根本就没有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最终就在这位年过六旬的侄子带领下,老人才算到镇医院作了检查。

  这事让陈世忠非常羞愧,也感到无奈。他的餐馆只有他和妻子两人,每天从天明忙到天黑,回来陪老人去医院就得停一天工。哥哥和妹妹家的小生意和他的小餐馆差不多,都是夫妻档或父子店,一年到头没空闲。“让小老头陪老老头去医院,说起来是笑话,但的确是我们做儿女的不对。”陈世忠说,他也想在家尽孝,可留在家里种地实在不划算,自己好不容易在城里有点起色,总不能半途而废。

  在陈世忠眼里,村庄如同老人,正一天天老去,进城发展是农村人最合适的归宿。“现在国家不是也在鼓励农民进城吗?到城市去是大势所趋。”陈世忠认为。考虑到两位老人年龄越来越大,陈世忠他们决定,今年无论如何先把老人接到身边再说。

  就在陈世忠离开这个日渐老去村庄的同时,他的一位老邻居正准备从城里搬回村里,回到自己的故土。这位老邻居就是王洪国。

  64岁的王洪国是临矿集团的一名煤矿工人,在井下挖了30多年煤,4年前办理了退休手续。作为当年从村里走出去的为数不多的吃公粮的人,王洪国曾是村里众人羡慕的对象。陈世忠小时候,父亲曾以王洪国为榜样教育他好好学习,长大了像王洪国一样吃公家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