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新春特别报道之四:过年走亲戚
编者按: 对于每一位炎黄子孙而言,春节之所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因为它总是与“回家”这个温暖的词汇紧密相关。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回家过年成为每一位在外打拼的儿女共同的心愿,也成为无数父母亲人最大的期盼。回家过年,积累的一年的乡愁得以释放,疏远的亲情也得以回归,来年继续拼搏奋斗的志气也重新鼓舞……回家过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基因传承。羊年新春佳节之际,中国山东的记者、编辑用温暖的文字和鲜活的图片,与广大网友一起分享回家过年的亲身经历。拥挤温暖的春运、年夜饭大团圆的味道、五世同堂的天伦之乐、第一次带女友回家过年的甜蜜……在这些有关“回家过年”的美好图文之中,让我们一起品味浓浓的年味。
新春走基层“回家过年”特别报道之四:
过年走亲戚
按照传统的春节习俗,除夕吃过年夜饭,大年初一向亲友拜完年以后,大年初二,外孙要走姥姥,女儿要携女婿走娘家。多年以来,家里一直延续了这个传统,每年初二,我们家、两个姨妈和姨父都要带着礼物到姥姥家拜年。姥姥会早早准备好红包,在聚会这天发给我们,从前不过几十元,现在变成好几张红色的“毛爷爷”。尽管我已经工作,今年她还是把红包塞到我兜里,与往年不同的是,我已经给弟弟妹妹包红包了。
小时候,姥姥住在农村,我们住在城里,每到大年初二这一天,我们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坐车回去,刚到村头,妈妈和姨妈就会和村里人打招呼,互相拜年、问候,这样走走停停,10分钟的路程往往要走上半小时。
在城里呆得时间长了,农村的一切都会带给孩子们很多新鲜感,乡间小道,绿油油的麦苗,院子里的葡萄架、压水井,这些村里人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物,我们却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从中找到无穷的快乐。姥姥家的灶台用黄泥搪的,上面支着两口大锅,烧水、烧水、煮汤、炒菜都用这两口锅,大人们做饭,压水和烧火成了孩子们的乐趣。这顿饭虽然比不上年夜饭隆重,饭桌上鸡鱼肉蛋也是少不了的,各自叠叠碗碗摆满一整张桌子。传统的灶台烧制的饭菜,混合着压水和烧火带来的劳动的味道和乡间的淳朴气息,显得格外的好吃。
姥姥搬到城里后,与她的儿女们距离更近了,大年初二一年一度的聚会还是延续着。聚会时,舅舅、爸爸、姨父这些男士要喝酒,我则承担了倒酒的任务,从前在倒酒时,常常搞错了长幼的次序而被他们取笑。就着饭菜香气和白酒的醇香,他们会说一些家常话,盘点这一年来的得与失,畅谈来年的规划和打算。这些中年男人们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抹去了很多锐角,渐渐地有了啤酒肚、皱纹和白发,他们往往把许多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女身上,儿女的现在和未来成为必不可少的话题。酒过三巡以后,也不知道由谁提起,这个话题便会在饭桌上蔓延开来。还在学校里的孩子总会被问到学习成绩和分数,工资、年终奖、婚恋则是已经工作的年轻人的必答题。今年的聚会,姨妈又问我关于对象的问题,我笑着反问“准备好红包了吗”。“早就准备好了,再不结婚钱就要发霉啦!”她的回答里有许多期许。
过年之前,在朋友圈里看到很多春节期间回答七大姑八大姨提问的攻略,我也会暗暗下决心要学上一两招。可是当真正面对亲人们时,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提问,因为他们看似多余的关心中透着诚恳和期盼,有些亲人一年也只能见上一次,再见面已是来年。(记者 张晓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