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等多地煤气中毒事件增加 农村取暖方式待改进

30.12.2015  12:25

齐鲁网 12月30日讯 (山东台 韩妍妍)寒冷的冬天对于广大的农村居民来说,“烧煤炉”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取暖方式。为了让屋内更暖和,很多人往往习惯性把门窗紧闭,但是这种方式却为一氧化碳中毒埋下了隐患。

土炕取暖仍占三分之一 多地120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多

这几天,在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的病房里,躺着不少因为一氧化碳中毒的病号,家住广饶县的李守清大爷就是其中一位,回想起当时的那一幕,李大爷和老伴儿至今都心有余悸。“壶里水开了,灌暖壶拿不起了,回过头来就扶着动不了了。

因为很多中毒事故的发生,现在很多村民也意识到了一氧化碳的危害。德州市宁津县王石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峰说,“在村里也广播了,让人们杜绝用小蜂窝煤炉子。假如说有用那个东西取暖的,晚上睡觉以前,把炉子搬到别的屋子,离开睡觉的房间。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现在农村条件改善,很多村民用上了电取暖,或者环保型燃气炉。但是因为使用方便,价格便宜,采用普通煤炉设备和土炕取暖的的依然占到了近三分之一。

据多地120指挥中心统计,今年立冬以来接报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比往年有较大增加,并且各地接二连三发生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数人事件。

德州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员刘慧说,“自立冬以来我们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共接到煤气中毒事件223起,这一数据在去年是91起,可以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两倍多。

煤炉取暖存在误区 屋里放水盆、木炭没用

这样的数据,时刻警醒着农村住户,取暖安全不可大意。人们在使用煤炉取暖的过程中又存在一些误区。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室负责人毕德英说,“比如说有些人认为端一盆水放到火炉旁边就能预防,这个也是不科学的,因为一氧化碳是不溶于水的,它形成水煤气,它这样更加增加中毒的危险性,还有些人端一盆木炭火放在屋中,认为这样中毒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这样也是很危险的。

此外,有人还认为晚上封上炉子后睡觉就不会发生中毒。专家指出这也是一个误区。因为炉子封上后,会产生一些烟雾,如果烟囱不通畅,就很容易造成中毒。那么一氧化碳中毒,究竟对身体产生多大的危害呢?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室负责人毕德英说,“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结合能力的250倍到300倍,它就是竞争性的和血红蛋白结合了,结合以后它就造成人体的缺氧,缺氧主要是心脑肾这方面,缺氧比较严重就造成对身体的危害。

毕医生说,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首先要注意通风,保证室内空气的通畅。如果发现烟囱有破损的地方,或者不是很通畅,要及时更换,还有就是在晚上临睡觉前最好是炉子熄灭,还有门窗不要关的太严,有通风口这样也是个很好的预防措施。

如果发现有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首先要让病人脱离中毒环境,把病人移到空气流通处,不要做剧烈的活动,同时要及时的拨打120急救热线。

烟台试点新的取暖方式 还须在农村推广普及

为了避免煤炉取暖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烟台一些地方开始尝试既安全又节能环保的取暖新方式。在烟台莱阳市沐浴店镇中心中学,这里的师生今年第一次用上了碳素晶体发热板,打开取暖器,插上电源,只要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达到设定温度,与以往小煤炉取暖相比,既高效安全又节能环保。

而在龙口市的一些农村社区,利用先进的水源热泵系统,可以使村民家的温度稳定在20度。利用水源热泵机组,从水源中“提取”热能,送到建筑物中采暖,没有燃烧,没有排烟,没有污染。此外,水源热泵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安全。

龙口市供热办副主任刘培涛说,“第一个是节能,节能这一块它减少了燃煤的损耗;环保,对大气污染这一块,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减少了扬尘、炉渣、废渣的排放;安全,在小区里这一块的安全隐患,(因为)智能化管理,(安全隐患)几乎是不存在的。

由于方便、实用和传统的影响,目前在山东农村,农民大多还是依靠煤炉取暖过冬,新的取暖方式在农村的推广普及还需要引导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