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山东邹城市城前镇山山都是花果山 沟沟都像九寨沟

14.10.2014  19:33

  沿S244公路乘车一进入山东邹城市城前镇康王岭小流域,顿感空气清爽,一片片桃园生机盎然,一座座塘坝碧波荡漾,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处处亭台错落有致。邹城市城前镇近年来实施的综合治理工程让康王岭小流域旧貌换新颜。

  城前镇康王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位于镇驻地北部,流域面积1.3万亩,是结合兰陵古城建设、打造生态绿色城前的富民项目。项目实施中,他们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进行治水、营林、改土、修路、布景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8600万元,共分两期建设,先后栽植了桃树、金银花,新修了道路,新建了塘坝,铺设了输水管道等。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康王岭小流域已初步建成了集农事体验、生态旅游、园艺展示于一体的万亩生态农业观光园。

  项目推进中,镇里专门成立了以镇长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常务指挥,由林业、水利、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在现场搭建帐篷,吃住在工地,日调度、周通报、专班包保、挂牌督战。针对流域内过去一家一户地块零散、面积小,不宜规模发展林果业的现状,镇以"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采取地换地,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返租倒包等形式,依法有序地使土地全部完成流转,共由67个大户承包经营。完成5000亩土地流转后,承包户们不再外出打工,一心在家经营桃园就能致富,让群众在发展林果业中吃上了"定心丸"。项目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规划、施工、购苗、种植、管理,并邀请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专家现场培训。除依靠市政府退耕还林政策外,镇财政又列支59.5万元,对桃园管护到位的承包户采取年度奖励政策,成立了邹城市兴林林果种植等8家合作社,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康美食品公司统一加工销售,解决了果品销售等后顾之忧。

  指着成片的桃园,城前镇河南村党支部书记武玉新说:"这里原来是丘陵薄地,干旱缺水。万亩康王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万亩桃园。"俗话说,"水果、水果,有水才有果",这话一点不假。山丘区发展经果林,缺的就是水。一年多来,城前镇在康王岭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秉承"治水当先行,蓄水先截地表水"的原则,规划设计拦蓄工程27处,及配套的引水、灌溉、节水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建设塘坝23座、蓄水池3座,可拦蓄地表水近40万立方米,达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水土保持效果,实现了桃园灌溉有水源,群众取水不走远。镇党委书记屈耀武说,有水带来百业兴,水不仅解决了全镇的农村饮水困难,而且扩大改善水浇面积2.6万余亩,带动了林果业及高效农业的发展,年增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每年还吸引近30多万人前来观光休闲,光旅游社会总收入每年就达500多万元。

  城前镇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向荒丘、荒坡、荒沟、荒滩要地、要水,拓宽了小城镇发展空间,做活、做细、做足"水、土、绿、美 "文章,只用了10个月时间,就将昔日又脏又乱的旧乡镇,变成了人人向往的新城镇。城前镇的做法为邹城市探索出了一条水土保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发展的新路子。

刘庄河位于康王岭小流域下游 ,是流经城前镇的一条重要排洪河道。曾经,这里脏的连鸭子都不愿意下河。城前镇把综合治理刘庄河作为一项防洪工程的同时,完善基础设施,构筑生态景观,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兰陵古城"特色城镇。城前镇借助上游康王岭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对河道上下游、左右岸,采取了清理垃圾、平整河道、层层拦蓄、植树植草、恢复植被、建设湿地等措施,进行了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1360余万元,现在的兰陵湿地已成兰陵古城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编后:治理难,巩固成果更难。为此上任不久的女镇长崔青谈到今后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时说,多年的实践证明,城前镇发展受制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得益于小流域综合治理。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总结推广康王岭小流域综合治理成功经验,按照"土不下坡,清水出沟,坡坡产金,沟沟流银"的治理目标,一治一座丘,一治一条河,一治一个村,让城前的山山都是花果山,沟沟都像九寨沟。

张永华

信息来源:《中国水利报》2014年9月19日第3540期建设与管理导刊5版 | 责任编辑: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