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30多年未见婴儿瘫 疫苗接种门诊“进产房”
水母网4月24日讯 (YMG记者李俊玲通讯员刘正毅) 4月25日是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接种———孩子的权利,社会的责任”。昨天,记者从烟台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烟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消灭了天花;已连续32年无脊髓灰质炎(婴儿瘫)病例,连续33年无白喉病例;流脑、乙脑、百日咳由每年的数千例降至年发病不足10例。据统计,自实施预防接种以来,我市脊髓灰质炎、白喉、流脑、乙脑、麻疹、百日咳六种传染病累计减少发病521.9万人次,减少致残201213人,减少死亡89723人。
专家表示,乙肝疫苗从1992年起为新生儿接种,目前全市已接种了115万新生儿,避免8万儿童被乙肝病毒感染,全市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目也比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前减少了33.3万人;急性乙肝发病大幅度下降,15岁以下急性乙肝接近“0”的水平。我市全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由1992年的9.75%,下降到2006年的4.61%,15岁以下儿童降至0.82%左右,4岁以下儿童达到“0”的水平。
从出生开始种的23剂次疫苗全免费
疾控专家介绍,我市自2008年开始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儿童预防接种证免费发放,注射器、注射费也全部免单。儿童信息化管理系统免费开放,并在全省率先取消预防接种信息卡收费,所有本地儿童出生后可在各接种门诊免费领到一张专属自己的接种信息卡。
今年是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第八个年头,免费疫苗种类已由原来的5苗防7病,增加到现在的11苗防12病。所有适龄儿童,无论是外地户口还是本地户口的儿童,均可在我市的预防接种门诊免费接种23剂次扩免疫苗。妈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在23剂次基础上还要增加1剂次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样算下来,每名儿童可节省380元,母亲乙肝病毒携带的儿童能节省630元。
疫苗接种门诊前移“进产房”
专家告诉记者,现在宝宝一出生,就有护士来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开始建立宝宝出生后的第一道免疫屏障。新妈妈们手里多了一本预防接种证,医院接种护士会告知孩子预防接种流程,新生宝宝的接种由此开始。新生儿出生就能及时接种疫苗,得益于预防接种门诊前移而建立起的“新生儿产科接种室”。截至目前,全市54个有产科接生资质的医院已全部设立新生儿接种室,为新生儿提供快捷、放心的接种服务。
今年我市新增20个疫苗接种点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全市156处镇街办事处,已建立182处预防接种门诊,36处预防接种工作站,54处产科接种室。1200多人的专业接种队伍和3600多人的乡村医生队伍由每月集中接种逐步过渡到城区日接种,农村旬接种,确保每名儿童都能及时接种疫苗。在全市城区和人口密集地区推进数字化门诊,家长叫号预约后,从体检、登记、接种到留观全程电脑引导,在电子屏幕提示和语音提醒下完成疫苗接种。目前烟台市数字化门诊已达42家,有效缓解了人口密集地区群众排队时间长的问题。
今年市政府将增设预防接种服务网点列入为民办实事服务项目,全市计划新增接种服务网点20个,着力在偏远农村增设预防接种站,力争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接种疫苗。
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儿童,比如留守儿童、父母残疾的儿童、家庭贫困的儿童等,村医将提供上门服务,让所有孩子都能得到疫苗的保护。而对于市区建成的新小区,将规划自己的公共卫生服务区域,其中一部分用来开设预防接种门诊,对烟台未来的预防接种发展将意义重大,不仅从根本上解决服务半径大,还能缓解接种群体密集扎堆的情况。
目前20个网点已经实地勘察完毕,部分建设已经实施,预计上半年将建成14个,下半年建成6个。
种疫苗后有这些现象属正常反应
疾控专家表示,每种疫苗都能预防相应的传染病,而且有不同的月龄要求,在掌握好适应症的情况下会起到预防作用,对孩子生长发育没有任何影响。实际上,疫苗对机体而言属于“外来入侵者”,会激发自身免疫功能,从而产生抗体,得到保护。在接种后24小时之内发热低于38.5℃,没有其他情况,短期内恢复,是接种疫苗的正常反应,类似的还包括皮疹、呕吐、四肢乏力、腹泻以及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硬结等,多在1~2天内自行消失,通常不需要做任何处理。还应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就可以了。
有以下情况暂时不宜接种疫苗
1、近期曾进行被动免疫者。
2、发热。
3、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接种疫苗,可能诱发或加重原有病情,应暂缓接种。
4、过敏性体质。
5、活动性肺结核、心脏代偿功能不全、急慢性肾脏病变、血液系统疾患、严重化脓性皮肤病等重症慢性疾患。
6、神经系统疾患和精神病。
7、严重营养不良。接种前,家长应向接种医生说明孩子健康状况,以判断是否适合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