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夯实人才培养改革基础平台

04.12.2014  10:05

近年来,鲁东大学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理念不动摇,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培育教学成果,大力加强课程建设和师资建设,全方位夯实人才培养改革的基础平台。

一、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找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自2009年以来,学校开展了三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工作。从目前情况看,新版培养方案课程数量丰富,学分结构设计合理,可以为学生选修课程、自主学习提供足够空间,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特色明显增强,基本符合学分制改革要求,为实施完全学分制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启动了新版“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以更好地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科学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

学校在学科结构调整中,紧盯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紧密结合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蓝黄两大战略,科学调整专业结构。2012年以来,学校新增了学前教育、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9个应用型专业,今年,又申报了建筑学、车辆工程、传播学3个应用型专业。这些新增专业,进一步改善了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及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为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学校现有专业已涉及13个学科门类中的10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特色益彰、资源共享的应用文科、应用理科及较好支撑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工科三大学科专业群。

三、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资源

学校从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角度,大力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校内主要通过实施精品工程和“名校工程课程建设计划”,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同时实施校内公共选修课建设计划,每年投入30万元,立项建设30门左右的高水平公共选修课程,到2016年,争取总数达到120门。

在加强自身课程建设同时,学校还坚持引进与开发并重,加强公共选修课程建设。2013年,专项投资100万元,购置了30门“尔雅通识课程”,2015年,学校还将购置20门课程,继续丰富学校课程资源,提升公共选修课程质量。据统计,近三个学期中,全校平均有近15000名学生选修了“尔雅”课程,有4600余名学生选修了校内公共选修课程。

四、加强师资建设,培育教学大师和教学名师

今年,学校开展了鲁东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和“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工作,各有10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优秀教师获此殊荣。尤其是“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选出最喜爱的教师,是真正的草根之声。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教师从事教学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有助于培育教学大师和教学名师,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增进了师生交流,实现了良好的教学互动。

五、高度重视教学成果培育,质量工程取得新突破

高水平的教学成果是教师多年教育工作研究的结晶,也是教学改革工作成效的主要体现,对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有积极影响。在今年第七届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励评审中,我校教师以第二位参与申报的1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我校申报的15项省级教学成果,获奖1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获奖总数和一、二等奖的数量均名列省内同类高校前列。

2013年以来,学校加大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好成绩。“数字化语言文学实验室”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零的突破。新增省级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4个。“鲁东大学-烟台市教育局教育学实践教育基地”被教育部列为“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交通运输等3个专业获批为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应用心理学等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达到15个。新增“复变函数”等3大课程群、15门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达到56门。1名教师被评为第八届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达到了10名。

六、积极加强校地合作,凸显教师教育改革地方特色

教师教育是我校80多年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近几年来,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主动适应教师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坚持“校地合作、资源共享、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不断深化与地方政府、中小学的合作,与烟台市人民政府探索建立了校地合作、联合育人的教师教育模式和长效机制,实现了高校与地方教育发展的互利双赢,促进了教师队伍内涵发展,走出了一条高等学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三位一体”的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培养的排头兵、校地共建联合育人的实验区和先行地。(鲁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