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沙漠的白衣天使——记中国援科威特医疗队的护士们

12.05.2015  17:13

  “我们的护士服和其他护士的不一样,国家为援外护士专门制作了胸前印有五星红旗的护士服。当地患者看到我们的队服,马上知道我们是来自中国的护士;我们遇到困难时看看胸前的国旗,就会增加克服困难的信心。”

  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第11批中国援科威特医疗队工作的 医院 ——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康复理疗 医院 。走进 医院 专为中国医疗队开设的理疗诊室,中国护士们胸前鲜艳的五星红旗显得格外醒目。

   热情服务 赢得信任

  从1976年开始,中国政府向科威特共派遣了11批医疗队。由中国吉林省的7名医生、7名护士和1名翻译组成的第11批医疗队2014年11月来到科威特。中国医疗队主要从事针灸、拔罐、按摩等中医手法的治疗。

  第二次参加援科医疗队的护士长李丽娟向记者介绍说,由于天气、饮食等原因,当地风湿、腰腿疼痛和过度肥胖疾病的患者非常多,很多患者刚开始接触中医理疗时,看到长长短短的银针、大大小小的火罐,既好奇又害怕。

  针灸讲究针感,医护人员需要询问患者的感受,通过患者反馈判断下针效果。在科威特,中国医生努力克服沟通障碍,运用精湛技术;中国护士则不厌其烦地向患者讲解针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感觉,用无微不至的护理使患者消除恐惧感。

  现在,很多科威特患者慕名而来,专门到中国诊室看病。在 医院 挂号处,当地负责挂号的护士凡遇到疑难杂症的病人,都会给他们挂中国诊室的号。因此,来中国诊室求医的患者逐年上升,现在平均每天接待200多名患者。

  科威特原石油 医院 院长阿布·阿里是中国诊室的常客。他对记者说,他患有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去国外 医院 治疗过,没少打针吃药,疗效都不理想。自从接受了中医针灸治疗,几个疗程后病痛明显缓解,行走能力也得到很大改善,还与中国医生护士结下了深厚友谊。每次来 医院 ,他都要来中国诊室看望曾经护理他的中国护士。

   克服困难 默默奉献

  科威特气候炎热,加上 医院 正在对老旧房屋进行装修,中国诊室由原来的每个患者一个诊室变成8个患者一个诊室,环境拥挤,工作强度大。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护士们难免有些想家。

  医疗队队长丁庆刚为了缓解大家的工作压力、调剂单调的生活,经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大家进行集体娱乐活动,或者一起做饭改善伙食。

  为了攻克语言关、更好地与患者沟通交流,中国医疗队的护士们苦练外语。来到科威特仅半年多时间,护士们就都能用英语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治疗情况和身体恢复状况。在与患者交谈中,她们还不失时机地向患者学习简单的阿拉伯语,不仅有利于工作,还增进了与患者的感情。

  护士姚丽颖说:“尽管工作和生活上存在一些困难,我们要学习和发扬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完成好国家交给我们的援外任务。”

  原标题【 走进沙漠的白衣天使——记中国援科威特医疗队的护士们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