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绝经后服用雌激素可延缓衰老

03.03.2015  13:32

    这个说法得到了杭州市妇产科医院院长张治芬教授的实验验证。张院长带领课题小组历时1年多,通过大鼠实验,发现雌激素能激活没有卵巢的雌鼠端粒酶活性,从而证明雌激素能延缓机体衰老。

  上述研究成果写进了张院长的论文《雌激素对去势大鼠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中,即将刊登在《国际妇产科学杂志》上。该杂志为国家卫生部主管的《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刊登国内外妇产科学领域的临床、教学、科研及防治工作的最新进展。   给没卵巢的大鼠喂雌激素 延缓细胞衰亡的端粒酶被激活   实验从2013年11月开始,研究人员将33只大鼠分为三组,每组11只。三组中,有一组是普通大鼠,另外两组大鼠都手术摘除卵巢,模拟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的状态。   研究人员对其中一组已没有卵巢的大鼠喂雌激素,实验做了3个月,相当于正常人使用雌激素补充治疗18个月。   结果显示,喂了雌激素的大鼠端粒酶中的某种蛋白被激活了,而另外两组大鼠端粒酶始终没有变化。   端粒酶是什么,能起什么作用?   张治芬院长说,端粒是位于细胞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对染色体有保护作用,端粒缺失会使细胞失去增殖能力,导致细胞衰老、死亡。而细胞中有一种端粒酶,负责端粒的延长,以维持细胞的稳定性。所以,只要激活端粒酶的活性,就能延缓细胞的衰老、死亡。“证明雌激素能激活端粒酶,从而有抗衰老的作用。”   根据文献资料,女性适量补充雌激素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   心血管疾病是女性绝经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国外曾对2873名小于55岁的女性,进行为期20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与未绝经同年龄段的女性相比,绝经妇女的心血管发病率比未绝经的高2至6倍。而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大大低于未绝经同龄女性。   同样也因为雌激素,女性进入绝经期之后,体内骨矿物质减少,发生髋关节、脊椎、四肢关节骨折的几率增加四成。   女性何时要补雌激素?   张治芬院长说,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近四成的女性接受激素治疗,国内北京、上海地区包括杭州也有几家医院开展此类治疗。但国内女性的接受程度不高,甚至连妇科医生都心存疑虑。   “大家不清楚什么时候要补充雌激素,担心补充雌激素会致癌。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已在医学界达成共识。”   补充雌激素的人群为从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到绝经10年以内或60岁之内的女性,在这个“窗口期”补充适量的雌激素,可延缓人体衰老,还能减缓各种疾病的发展。   绝经期之前的女性可以补充雌激素来延缓衰老吗?   张治芬院长认为没有必要,绝经期之前的女性本身分泌的雌激素比医学上建议补充的量要多出上百倍,而且这个时候的女性细胞端粒并没有缺失。   绝经10年以后再补充雌激素,也不推荐。   后天摄入的激素会使血管软化,绝经10年后再补充,可能会导致已经附着在血管壁上的斑块脱离,随血液流入心脏甚至脑部,引起梗塞。   男性要不要补充雌激素?张治芬院长说,目前,国际国内的研究仅限于适龄女性补充雌激素。   补雌激素会不会致癌?   张治芬院长说,适龄女性补充雌激素,并不是多吃一点含有雌激素的食物或保健品,建议到医院围绝经期保健科接受专业治疗,摄入安全剂量的雌激素,并同时使用孕激素作为平衡,使用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都要求近似于天然的。医生根据个人身体需要的雌激素水平,制订个性化方案,并长期监测。这样的雌激素补充治疗,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风险。   绝经以后使用雌激素,子宫内膜会逐渐增厚,确实可能发生病变。但医生会在补充雌激素的同时,给病人补充一定量的孕激素,以保护子宫内膜,这样就不会产生子宫内膜增厚、病变的状况,甚至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   大量的研究也表明用激素补充5-7年内不需要考虑乳腺癌的风险。长期用药导致乳腺癌的风险也非常低。   “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吃可能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那些挂着延缓衰老、美容的保健品可能含有大量雌激素,普通人服用就有健康风险。”   不过,张治芬院长说,激素补充治疗也不是人人适合,下面几种情况,不宜接受激素补充治疗:怀疑或已经明确处于妊娠期的妇女;有不明原因阴道出血的女性;患有与性激素相关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的女性;6个月内出现过静脉、动脉栓塞的女性;肝肾功能障碍的女性更年期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