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审计报告质量
滨州市审计局 丛洪刚
一个好的审计项目,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整个审计工作将前功尽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审计报告的质量关乎审计项目的成败,目前,影响审计报告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计评价泛泛而谈,往往大唱赞歌。审计机关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而有的审计人员不管什么项目,审计评价一个模式,没有按照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而是作单一笼统的评价。还有的审计评价在对某些重大问题发表肯定意见时,语言表达过于绝对。审计机关应当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
二是语言表述 “外人”难懂。现在我们的审计人员撰写的审计报告,往往业务性太强,无论是领导,还是被审计单位的人员很难看懂,重点不突出,将所有查出的问题一一列出,或者将一些数字不大,性质不严重的问题也写入报告,大量的数字充斥整个报告,专业术语用于过多,给行外人阅读和理解审计报告增加了难度。
三是审计实施方案流于形式,审计报告缺项、漏项。应该说这是我们目前市县两级审计机关普遍存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审计报告的质量,也存在的很大的风险,审计实施方案与审计报告“两张皮”,审计报告中缺项、漏项十分严重;审前调查工作更是应付了事,甚至不去调查,有的审计项目下发了审计通知书,才发现该项目还未实施,这说明,审计组根本没有进行审前调查。
四是乱用法规,自由裁量权运用不合理。审计系统目前实行考核制度,省厅考核各市,市级审计机关考核各县区级各业务科室,这种状况下,有的科室或者县区局为了在增加考核指标数量,套用法规的时候,十分不严肃,特别是自由裁量权的运用不合理现象比较普遍。
五是风险规避意识不强。在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风险越来越大,而我们的审计人员的风险规避意识明显较弱,近期,就发生过上级审计机关复查前几年审计项目的情况,首先就复查当时的方案是怎么制定的,审计是如何实施的?审计实施方案制定的是否充分,审计实施是否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如果审计过程中目标不清、重点不明确,审计处于盲目性、无序性,导致审计内容与审计目标脱节,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报告质量,也就存在着很大风险。
六是审计建议难操作,纸上谈兵。一个好的审计报告,必须能提出可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审计建议,但是现在的好多审计报告提出的建议只是泛泛而谈,无证据作支撑,脱离客观事实,无法让被审计单位心服口服,降低了审计威信。由于有些审计建议过于原则化,笼统化,使被审计单位无法组织落实。有的审计报告向被审计单位提审计建议的同时,还向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相关单位提出审计建议。
笔者认为,在制定全面充分、可操作性强的审计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好现场审计,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十分重要,必须常抓不懈,在制度上加以制约,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审计质量意识须先行。每个项目审计组作为审计项目的直接实施者,提高审计质量意识十分重要。无论是规避风险,还是评选优秀审计项目,都需要努力提高审计质量,在各个环节都应当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实施。
二是审计审理严把关。审计审理作为审计机关实行审计质量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机制,是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加强审计审理工作,提高每一位审计人员对审计审理工作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审计审理工作是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需要,是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的需要,更是提高审计监督能力的需要。严格执行审理制度,这是加强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基础,对每个审计项目实行三级复核,级级严格把关,不放过任何疑点和难点,使审计审理工作和程序达到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建立审计质量责任制度。加强审计报告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立审计质量责任制度。对审计报告的各个质量控制环节都要有监督,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合理分工,强化过程控制,把事后责任评估的工作前移,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机制,定期开展事后审计报告质量的检查工作,也可把质量检查的结果,纳入科室年度目标考核中。
四是后续整改很关键。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查出问题的多少,还要注重落实整改的程度,落实整改率高,这样才能给这份审计报告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政府投资审计中的跟踪审计,更是要采取“边审计,边整改”的措施,在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建设程序、质量控制、材料采购、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环节,及时指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审计动态,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在跟踪审计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监督职能,最终的审计结果中力求将问题控制到最少。
五是综合素质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控制审计报告风险、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有着根本性的作用。应成为各级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审计的职业特性要求审计人员运用一定的职业判断,再完善的控制措施也不能防止审计人员的有意舞弊。审计人员仅仅具备专业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水平。二是强化审计资源配置使用。合理安排年度审计任务,上级部门及政府安排的年度审计任务逐年上升,我们应深入贯彻“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审计工作方针,既保证审计质量,又使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学习,以提高审计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