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鲁委员热议:高校应从规模扩张转为内涵提升
3月2日,在住鲁全国政协委员赴京列车上,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教授解士杰(左三)准备向大会提交《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研究生专业基础教育的建议》提案,引起了陈德展、杨文、韩圣浩等委员的共鸣。
去年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开局之年,高考改革、教育公平、人才培养……教育领域的每一项动态、举措,都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教育问题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政协委员热议的焦点。
上大学“求职”更应“求知”
“现在高校教育有一种趋向,就是大家热衷于考证、热衷于走向社会,但是我们的学生是否系统掌握了一门学科?”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副主委、山大物理与微电子学院教授解士杰委员,谈起当前的大学教育,忧心忡忡。
解士杰告诉记者,现在大学扩招使我们的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考上大学,但当前的现状是很多大学生一跨进校门就关注就业,轻视学习,考研注重文凭,不重学术。大学中很多分管学生工作的也希望学生多接触社会、多实习,因为他们关心的是就业率,这就导致了专业基础学习的弱化。
“我在一线教书,最直观的感受是每年期末考试出的题目越来越简单,难一点,很多人不及格,影响他们毕业。”解士杰说,大学阶段是提升个人知识储备最重要的时候,如果不注重专业学习,怎能培养出优秀人才。
对此,致公党山东省委副主委、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委员会主任陈德展委员也深表赞同,他认为,大学教育前一阶段是规模扩张,现在应转到内涵提升上来,注重质量应该成为教育的新常态。
“要转变到教育质量提升上,教育主管部门、大学、教师、学生、社会等多方面应该共同转变观念,不能只盯着就业,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教育才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大学教育的精髓。”解士杰说,应该让社会走进大学,而不是让大学走进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