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年第一天,“孔子”来了
观影后中外专家座谈
摄制组曲阜感受孔子氛围
孔子后裔孔德墉向先祖孔子敬献花篮
影片中的孔子演员
片中的孔子画像
影片中孔子的家人
中国山东网12月31日讯 “孔子”来了!2016年新年第一天,诞生于2566年前的“至圣先师”孔子向我们走来。
在12月28日进行的中英合拍纪录片《孔子》首播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将于2016年1月1日晚9:00首播该片的消息。由中央电视台、大众报业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这部迄今首次以纪录片形式展现孔子的影片,将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开年大片”。在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诉求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下,这部影片无疑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有益尝试。
用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
“如果说要通过一个人来认识一个国家,那这个人就应该是孔子。”《孔子》纪录片总导演闫东如此说道。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孔子思想中的许多基本观念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共鸣,并渗透于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之中,跟踪《孔子》纪录片拍摄全过程的闫东对此深有体会,“西方人在争执不休的时候,总会说:“我们还是到东方去找孔子要答案吧!”
经过在纪录片领域的多年耕耘,闫东发现这几年来,用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正成为纪录片同行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西方人是用纪录片讲故事的大拿,但我不相信中国人就讲不好故事。之前中西方只要一碰撞,对方不理解,咱们就先退了,只有双方互相欣赏,才能带来自信。”
孔子及其儒学思想已经如空气、如血液般渗透在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中,但是对于没有浸润在这种环境下的西方人来讲,理解起孔子来并不容易,“向西方人进行表达,概念一旦模糊不清,哪怕有两个扣没解开就让人看不下去了。”因此,纪录片《孔子》邀请到来自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悉尼大学等多位外籍教授在影片中转角,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事物以西方的视角进行阐释,比如将《论语》解读为中国人的《圣经》,而孔子所提出的“礼”则像胶水把整个社会和人心凝聚起来,守“礼”让人产生集体归属感和被关怀感,对于“君子”这一概念,与其解释为绅士,不如说是楷模。
中英合作的“马拉松式恋爱”
作为一部罕见的合拍纪录片,中英联合摄制的创作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孔子》的创作团队是在两年半的不断交流、论辩、切磋、磨合中完成这部作品的,其间充满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纪录片人的专业精神和艺术追求。《论语》有云:“君子和而不同”,这也正是纪录片《孔子》中英创作团队所秉持的理念。
闫东坦言,在创作期间双方的思想碰撞差不多引发了二三十次的争执,“每次不下2个小时的创作会议,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但不同文化对孔子的认识最终都不成为障碍,而是一个解惑的过程。”想要完成《孔子》这样一部题材庞大的纪录片,闫东强调一定要心中有“情怀”二字,因此剧组在选择英国团队成员时,也都要求对方必须在中国有一定的经历或者情感交集。
闫东将与英国团队的此番合作比喻为一场马拉松式的恋爱,“马拉松要跑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我们的团队做片子两年多,要耐心地把节奏控制好,不断地和我们的合作伙伴来完成从思想到影像的设计。我们把这个西方的或者是世界的影像理解和表达,尽可能融进最初的创意当中,而不是用外在的表达方式和技术手段。”如今,这部纪录片将要在新年播映了,闫东说这正是他们持续两年多“爱情”的结晶。
更好地理解中国声音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这是中国西汉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其纪传体通史《史记》中的叙述,在他撰写的第一部孔子传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可谓推崇备至。
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孔子思想中的许多基本观念,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也渗透于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之中。
《孔子》纪录片早在2009年就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单位启动,2013年央视介入正式立项,并于2014年9月28日曲阜孔子诞辰2565年公祭大典仪式上开机。今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该片在英国伦敦举办了国际版的全球上映发布会,12月7日又作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开幕影片放映。
中文名为谭思婷的美国地球社区L3C公司国际总监在看完影片后说:“我觉得中国的声音变得可以理解,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普通人谈起他们为什么需要回家,为什么要回家照顾母亲。当今世界的节奏非常快,总是在赶,人们的敏感性下降,有片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好,人们看后会进行反思。”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谈起观后感说:“我经常会看到西方人拍他们自己思想家的纪录片,而中国这么多年来都没有这方面的好作品。要让西方人阅读《论语》、《五经》可能做不到,所以用纪录片这样的方式,可以勾起他们对于了解中国文献和中国社会的期待。”
在影片的整个前采和拍摄过程中,除了英方人员的努力,摄制组还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对话,先后拜访了像杜维明、艾恺、安乐哲、黎瑞智、田辰山、贝淡宁、王安国、金安平、戴梅可、鲍鹏山、干春松、舒大刚、李山、蒋英炬、田青、谢幼田、孔祥林、蔡德贵、郭沂、赵明等数十位专家学者,以及衍圣公孔德成的胞姐孔德懋等多位孔子后裔。为了解孔子思想在当下中国人生活中的印记,摄制组还奔赴北京四海孔子书院、山东曲阜北东野村、湖北荆门郭店竹简发掘地,掌握了许多翔实资料。为了再现孔子家族众生相、孔子周游列国、孔子有教无类收徒授课、司马迁写作《孔子世家》等历史场景,摄制组还在央视涿州影视基地进行了夜以继日的拍摄,使得片中的孔子形象栩栩如生,令人景仰。
纪录片在国际范围热销
不同于以往的纪录片形式,《孔子》创新性地采用了“1+6”的制作传播方式,即两集90分钟中英合拍《孔子》国际版纪录片和正在进行前期创作的长达300分钟的6集《孔子》国内版纪录片,这是国内首次尝试纪录片国际版先行制作播出的形式,在发行上也是先国际后国内。该片除了已有购片预售的英美法奥韩等国家外,还有包括日本、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南非、印尼、新加坡、捷克、奥地利等在内的近20个国家表达了浓厚的购片兴趣。
《论语•子路》中记载,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纪录片《孔子》的拍摄过程中,中英创作团队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在不断的交流、论辩、切磋、磨合中圆满完成了该片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毫无疑问,这是一次艰难的挑战,也是一次有益的合作。历时两年的创作过程,充满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纪录片人的智慧,以及他们的专业精神和艺术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讲,纪录片《孔子》的创作历程正是“和而不同”思想的真实写照。
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认为,这种合作方式是对“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命题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中国的发展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实力,我们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目的就在于让中国的软实力、中国的价值观以及中国的优秀文化在世界上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崛起是对世界的贡献,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多地、更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也是对全人类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