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锦屏学校潜心教学形成独特的“校品”做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长

17.07.2015  17:06
□ 本报记者 王 原
  本 报 通 讯 员 林博华 于 虹
  人有人品,校有校品。一所学校的品格是发展的关键“内核”。学校品格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它需要深思熟虑,需要精心沉淀。对于建校七年的济南锦屏学校来说,学校潜心教学、耐心教育,渐已形成“做适合的教育”品格。
        做“适合的教育
  教育不是万能的,最重要的是要“匹配”,也就是适合。适合的教育才易于学生接受、效果相对也最大化。“什么是好学校,我觉得能为学生提供适合教育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再好的教育方式如果不适合我们的学生,再怎么复制、移植都难免有‘东施效颦’之嫌。”倪勇校长告诉记者。建校初,学生的行为规范问题比较突出,比如个人卫生意识不强、文明行为亟待提高等。针对这种现状,结合学校九年一贯制的特点,学校确定并形成了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为中心的“阶梯式”德育体系,从而通开了学生品德教育的主脉。
  学校着眼教育细节,力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升旗后、大课间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检查,开展课桌整洁比赛、垃圾分类、文明学生评选等活动。建立并完善“阶梯德育手册”、“学生成长记录手册”,通过老师、父母每周一次的评价,时时刻刻、时时处处督促学生将良好行为习惯内化于心,转化于行。学校还分阶段、分年级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全员、全过程的行为规范教育。“大课间活动”、“锦屏艺术节”、“班级联赛”等活动坚持多年已成特色,在全市小有名气。该校九年级一班代表历下区参加2014年济南市首届体育班级联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目前全校上下正在齐心协力开展“垃圾减量”、“我为学校把把脉”等活动,积极争创国际生态学校。
        家校齐聚“有效合力
  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的有效联手。翻开学校为学生设计的“阶梯德育手册”,记者看到这样一句话:“资质相同的孩子,遇上不同的家长,其发展就不一样了。”所以学校努力在家校间为学生“搭桥”。学校教务主任张雪岩介绍,学生父母多是全运会安置户,比较朴实,但因其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个别家长要么不管不问,要么措施极端。所以在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学校“小环境”的同时,学校还十分重视帮助学生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原生环境”。
  家长们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怎么办?让懂的家长教,请家长进学校。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家庭教育报告会、优秀学生家长经验交流会、新生家长培训会等多形式提升家长。初三学生张淼的妈妈在经验交流会上说:“去年的今天,我像大家一样,坐在这里聆听优秀家长的教育经验,而此时此刻我站在了这里。明年,会是您和您的孩子在这里分享成功。这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每年4月是锦屏学校的“家长开放月”,每天每个班级要邀请几名学生家长听课,参与班级活动。同时学校还推出 “我和父母共成长”等亲子活动,进一步促进家校沟通。语文教师兼三年级班主任刘莹告诉记者,当初班级推动师生“共读”、亲子阅读活动,不少学生父母不配合,如今,学生父母们在家校QQ群里都会主动进行探讨。
        教师定好位才能与学生融合
  从最初的不适应甚至迷茫焦虑,到现在喜欢学生,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这是从济南第五中学调到锦屏学校工作的不少教师的感受。杨立新从济南五中任教11年,后调任锦屏学校任思想品德课教师也马上满7年,感受颇为深刻:“跟原来的学生交流顺畅,一提NBA、西甲、中超都聊得来,讲课可带劲了。而刚到这里的时候,落差有些大,学生知识底子薄,师生互动不顺畅,家校交流也困难,真是又焦虑又茫然”。但她很快调整了自己,既然学生不知道,那就先让学生知道。结合自己的思想品德课课程,她开展了“杨老师读(评)报”活动,把时政引进课堂。现在“时政播报”、阅评报纸时政已成为学校的一个特色。
  “教师必须重新定好位,这样才能找好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最佳契合点和融合点,才能获得双赢。学生起点不同,情况不同,老师的教学方式就要随时调整。”倪勇说。7年间,学校立足于学生实际,深入开展国家课程的二次研发,初步形成具有锦屏特色的学校课程:“E视界英语口语”、“魅力数学”等课程的开设,将学生引领到课本以外更广阔的英语、数学世界;音体美技能的开发,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层次;积极探索“智慧+翻转”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信息技术课程老师尹尚吉将翻转课堂理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取得该学科连年学业水平考试年级全A的优异成绩;思品学科“探索时事政治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课题正深入开展……
  锦屏学校的华丽嬗变生动地验证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个道理。7年来,学校相继荣获省级规范化学校、济南市绿色学校、济南市健康促进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现在正在积极争创国际生态化学校……更为可喜的是,2015年该校历史学科“翻转课堂”微视频系列获得全国微视频大赛一等奖,这是全国唯一一家历史学科获此奖项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