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人民的幸福安康
(数据截至2017年9月)
“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一场“向自身开刀”的司法体制改革给中国法治生态带来了深刻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对司法体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战线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
如今,司法体制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今年全国两会,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回顾近几年的司法体制改革历程,充分肯定改革成就,认为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了新时代。
司法动能更充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完善司法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和宏观部署,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进入快车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司法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中居于重要地位,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委员说。
实行员额制、全面推开司法责任制,提升审判质效,“去行政化”“去地方化”;大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预防冤错案件;执行信息公开,破除执行难……司法体制改革启动以来,各地建立起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制约有效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司法质效。统计数据显示,各级法院检察院在总编制不变的情况下,一线办案力量、人均办案量、结案率普遍增长20%以上,一审服判息诉率上升10%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要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司法责任制改革使办案力量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检察权运行更加规范高效,办案质效和公信力得以巩固提升。”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张本才代表说。
公平正义看得见
司法体制改革给百姓带来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司法正义就在身边,听得着、看得见。”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月代表说。法治环境是重要的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各项发展都离不开司法保障。一直以来,“执行难”导致“老赖”现象,败坏社会风气、挑战法律底线。近年来,通过各种公开曝光、限制高消费行为、建立社会失信名单等举措整治“老赖”,让群众感受到了司法的力量。
为建立防范冤错案件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此后,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对侦查、起诉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证据制度和审判程序,夯实防范冤错案件的制度基础,牢牢筑起防范冤错案件的程序防线。
在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正国委员看来,在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需要变革的不仅仅是法院检察院,还有律师群体。“司法体制改革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出台了不少律师制度改革措施,体现了国家对律师行业的重视。这些改革措施切实保障了律师的执业权利,提升了律师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执业环境不断优化,整个律师行业成为司法行政改革的受益者。”近年来,四川全省律师每年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超过3万件,还设立了公益法律服务专门委员会和专项经费,用于公益法律服务。
司改红利惠及群众
当前,司法体制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如何推动司改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委员建议,将法官主体地位在立法层面作出明确规定,突出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职责,并强调加强对法官的管理;在明确保障司法公正的同时,还应关切司法效率问题,“没有救济的权利无疑是一纸空文。法官的权利救济机制,应当更加规范化、法定化。”
宁夏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李保平委员认为,司法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机制,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比如建立第三方司法改革绩效评价制度,加快制定错案认定标准,“如果没有错案认定标准,势必影响司法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
如何让司改红利广泛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汤维建委员看来,司法改革要从内部改革逐步向外部改革拓展,比如落实立案登记制,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等。通过这些改革,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机会理解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司法公开性越强,人民群众与司法之间的距离就越小。”
(本报记者郝洪、王锦涛、杨迅、禹丽敏、闫旭、张文、齐志明)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