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基本完成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
实现了“打破信息孤岛、拔掉数据烟囱,基本完成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既定目标,为“放管服”改革和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1月11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上半年我省将配套出台“数字政府”建设方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成果。
源头杜绝“边整合共享、边新建孤岛”,政务信息化工作弯道超越
“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是困扰政务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我省建立省级电子政务建设和运维全口径备案制度,实行项目归口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边整合共享、边新建孤岛”现象。
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王贞军介绍,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共审核省信息化项目70个,总投资6.78亿元,其中54个项目使用省财政信息化专项资金4.39亿元,涉及跨部门、跨层级的统建项目13个、资金1.35亿元;按照“立项实施一批、整改暂缓一批、果断叫停一批”的分类处置原则,对65个新建项目进行评审复核,最终保留32个项目,核定资金3.43亿元,节省财政资金1.4亿元;全省各市建设信息化项目1010个,累计投资39.61亿元。
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政务信息化工作“弯道超越”,呈现后来居上之势。去年4月,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发布《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我省数字政务指标以71.34%的第一增速跃升至全国第2位;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指数(2018)》,我省排名全国第5位;5月,贵州数博会期间发布的《2018年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显示,我省数据开放排名全国第3位;8月份,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大数据发展指数报告》,我省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指数以98.3的得分位居全国第1位。
省大数据局副局长顾卫东介绍,今年上半年我省计划在充分梳理整合共享成果基础上,配套出台“数字政府”建设方案,推动政府业务协同、宏观决策、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成果。
我省围绕“统筹一片云”,构建“1+N”的“数字政府”统一云平台,形成“1”个全省政务云、“N”个市政务云节点的总体架构。
王贞军介绍,我省建设了省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平台,公共服务云完成资源扩容,累计投入物理服务器和存储空间总容量分别同比增长55%、65%;行政服务云去年11月完成平台部署和出口接入等工作,可承载系统容量能够充分满足业务系统迁移要求。市级以下政务云组织关停,严格限制新建或租用规划以外的政务云平台,对各市市级政务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目前65家省直单位信息系统已经迁移上云,共上云系统1256个,各市基本完成市级及以下部门信息系统上云迁移工作,实现“应上尽上”,上云系统约5000个,同步关停全省“僵尸”系统、“影子”系统526个。
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方面,我省搭建完成全省统一的省、市、县、乡四级覆盖的电子政务外网,省市带宽可达万兆、市县带宽达到千兆,通过建设省电子政务外网边界接入平台,在互联网、公共服务域、行政服务域之间实现数据安全、可靠、实时交互,满足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数字政府”对网络环境的需求。
目前,各级各部门专网整合也初见成效。我省对省级原有79条专网专线和市级专线进行摸底,逐一明确关停、迁移、对接标准。截至去年底,累计整合省直部门专网35条,市级及以下专网280条,有效解决了“专网林立”问题。
打通数据共享开放的“主动脉”,目前我省构建涵盖省、市、县三级共计35万余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实现与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对接。建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完成国家、省、市三级平台级联,全省县级(含)以上政务服务大厅全部与省市共享交换平台联通。
同时,我省推进全省人口、法人单位、公共信用、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和电子证照6大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构建起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实现国家发改委公共信用信息、公安部人口信息、工商总局企业登记信息、教育部学历信息等重要信息资源在我省的共享应用。
公共数据开放方面,去年1月18日山东省公共数据开放网正式上线,3月底各市公共数据开放网相继建成开通,编制完成《山东省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清单(第一期)》,共发布目录2.63万个,开放数据4.09亿条。截至去年底,开放网站日均访问量达6万余次,累计向社会各界提供数据开放服务接口调用729万余次、开放数据文件下载128万余次。
针对办事手续繁琐、证明材料多、来回跑路等备受诟病的难点问题,我省积极利用整合共享成果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一体化政务服务。
目前,我省已基本完成省政府门户网站与山东政务服务网、政务信息公开网的融合,完成10家省级部门自建业务系统与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形成全省政务服务总入口主体框架。
同时,建设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用户认证平台,通过公安人口信息、工商法人信息、银联信息、社保信息、支付宝、芝麻扫脸、微信等9种方式,实现公众实名认证“一号通”。着眼于为“一次办好”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强力支撑,按照有关要求,重点在身份认证、商事登记、交管业务、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等重点领域解决堵点问题99项,减免提供相关证照28类。建设并开通企业开办“一窗通”等服务系统,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3天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