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务锋同志在全国人代会山东代表团审议计划报告时的发言
(2015年3月7日)
今年的全国“两会”有别于往年,意义特别重大。第一,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召开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李克强总理要求我们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着眼“双目标”、坚持“双结合”、打造“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第二,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十二五”收官之年和全面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的重要时点上召开的。正如总理在报告中强调的,要在完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的同时,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第三,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中央作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必须进一步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发挥人大的依法监督作用。
提交大会审议的计划报告,认真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符合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我完全赞同和拥护。计划报告同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报告一样,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科学务实的施政理念。报告强调要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聚焦靶心、精准发力。计划报告同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报告一样,坚持把促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充分彰显了克难攻坚的意志决心。报告特别强调,要勇于自我革命,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计划报告同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报告一样,坚持把调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充分释放了提质增效的明确信号。报告提出要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计划报告同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报告一样,坚持把惠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充分回应了民生优先的热切期盼。立国之道,惟在富民。报告对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特别是治理污染拥堵等人民群众特别关心的问题给予了积极回应,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情怀。
我认为,认真落实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必须紧密结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对山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紧密结合贯彻李克强总理昨天参团讨论时对山东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提升发展标杆,提升工作标准,提升精神境界,“新常态新作为、抓重点出亮点”,在如下三个方面创新举措、用心着力:
第一,打基础谋长远,科学编制好“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尤为重要的五年。认真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必将为顺利完成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省委、省政府对发展规划历来高度重视、超前布局。在编制“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时,就积极争取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列入国家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争取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列入国家五年规划纲要,由此也推动了蓝黄“两区”成功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积极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等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作用的一批重大工程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要把握历史机遇,树立战略思维,坚持问题导向,谋划好未来发展;特别要着力解决人口、资源、环境、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大力破解瓶颈制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我认为,认真编制好新常态下的第一部五年规划,一要精准定位。山东作为沿海经济文化人口大省,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殷切期望。“十三五”时期,应当进一步发挥山东在全国大局中的重要作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力争建成环渤海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二要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改变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要围绕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握好初级阶段的国情省情,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坚定推动工作指导的重大转变,研究提出“十三五”时期的基本思路、指标体系和重点任务、政策举措,切实用好我省发展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努力保持中高速增长,迈进中高端水平,编制一部体现时代特色、遵循发展规律、反映人民意愿的五年规划。三要积极争取。去年以来,省发改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城市,开展了57个重大课题研究,谋划上报了争取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26个重大事项。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做好汇报争取工作,努力将关系我省发展全局长远的重大事项更多地列入国家规划;对各市关心重视的相关事项,在充分论证、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尽可能列进全省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
第二,要加快实现山东“由大到强”、“走在前列”。 我省如何实现“由大到强”、“走在前列”?关键是向促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助力、向惠民生要潜力。
一是,在“四个加大、一个着力”上下更大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批示,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确定位和科学指导。实现“由大到强”、“走在前列”,应当持之以恒地推进“四个加大、一个着力”。在加大改革方面:要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重头戏。截至目前,我省已连续两年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累计取消下放政府核准事项73项,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省发改委将以“阳光审批、勤廉发改”为平台,削减事前审批、推行并联审批、强化监管服务,“把口袋里的生产力全都掏出来”。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内涵效益型投资增长,引导民间资本重点投向社会民生、农林水利、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节能环保、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同时,要把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公务用车、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在加大转调方面:李克强总理强调,政府工作人员“有权不可任性”。由此我们联想到,过去粗放型发展已难以为继。因此,经济发展也不能任性,必须走出一条稳速提质增效升级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和谐发展之路。今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敲开核桃”和“一行业一对策”的要求,借鉴去年制定22个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做法,分行业逐一研究服务业转型的方向路径;编制出台“黄金海岸·仙海圣山”养生服务产业聚集带发展规划。另外,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入鲁助推转调创洽谈会,签约金额达到2.9万亿元;签订合同项目2234个,其中百亿以上的项目50多个,高端装备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新兴产业项目占绝大部分。这些都是山东新一轮发展的“新鸟”,我们已经研究制定了资源配置、督导检查方案,今年重点是推进这些项目加快落地。同时,要研究制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将东营、济宁、莱芜市纳入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在加大创新驱动方面:必须明确,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人才创新主力、要素资源整合和创新成果转化,大力扶持“草根”创业,加快发展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建设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集聚辐射能力的创新基地。争取国家设立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人才驱动转变。在加大社会治理方面:重点是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特别应加快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大力营造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社会文明环境。在着力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方面:我省在中华文明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凝聚力和生命力。要用足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争取国家将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并在基础设施、政策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做到文化引领、融合和催生经济转型发展。
二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我省是全国第三大经济体。李克强总理说,去年山东经济各项社会发展指标增长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因此,“稳”就是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进”则是总量结构、质量效益、市场活力、社会民生、生态环境“五位一体”的“齐头并进”。做到稳中求进,必须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科学务实、积极作为。
三是,进一步放大区域战略红利。我省东中西各具优势特色,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是全国发展的缩影。加强分类指导、统筹协调推进,是完善区域战略格局、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的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因事而谋、顺势而为,自2008年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确定了高点定位、多点支撑、重点带动的“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把争取国家战略引领和突出山东特色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两区一圈一带”区域战略的全覆盖,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新局面。下一步,应当持续放大“三个效应”,使之成为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依托。一要持续放大规划引领效应。充分利用我省海陆交汇、北融南接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建设“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的战略枢纽和双向开放的桥头堡群,打造全国区域融合互动、协调发展示范区;支持青岛加快建设青西新区、蓝色硅谷,同时建设面向日韩、辐射东南亚、路连中亚欧的“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二要持续放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效应。下决心解决跨区域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支持日照市建成蒙古国出海口,加快推进中韩铁路轮渡项目建设,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高效配置。三要持续放大产业协作联动效应。发挥好区域党政联席会议作用,建立市场主导的发展联盟。着力推进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
第三,要积极推动全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我省以代表团建议和代表联名建议或政协委员联名提案的形式向“两会”提报了事关全省全局长远的7个重大事项。一年来,经过积极协调争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等部委大力支持关照,特别是姜异康书记、郭树清省长和孙伟常务副省长、雷建国秘书长等领导同志率领赴京省部会商的全力推动,目前已有6个事项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外电入鲁”三条新通道成功获批,内蒙古锡盟至济南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内蒙古上海庙至临沂、陕西榆横至潍坊的特高压通道获批开展前期工作。三条新通道建成投运后,我省将有三分之一的电“从天上来”,接受省外输电能力可达2500万千瓦左右,相当于替代省内煤炭消耗6000万吨,可相应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吨,对优化能源结构、保障电力供应、改善大气环境现实意义重大。二是,“三纵三横”快速铁路网规划获得国家批复,济青高铁可研报告获批;潍莱高铁项目建议书已批复立项;鲁南高铁客运通道获批立项,京沪高铁曲阜站和郑徐高铁兰考站接口也已获准。三是,我省被确定为国家“一带一路”规划海上战略支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重点地区。四是,国家同意列入中原经济区的聊城、菏泽市和泰安市的东平县享受国家中部地区优惠政策。五是,我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已确定在东平、鄄城两县开展试点。六是,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出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地炼企业在淘汰一定落后产能或建设一定储气设施的前提下使用进口原油。这意味着我省争取多年的地炼油源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有利于促进我省地炼企业优化油源结构,加快成品油升级和环保治理,为推动炼化行业转型升级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带来了难得机遇,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鼓励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济南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蓝色硅谷规划也均获国家批复。可以说,目前我省已形成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心支持呼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率领省部会商强力推动,各市各部门明确责任、紧盯落实的良好机制。
实践证明,加快推进落实事关我省全局长远重大事项,对于提振发展信心、有效拉动投资、稳定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今年我省将加快构建三大体系,再谋划推进一批重大事项。一要着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认真实施全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新型城镇化规划,加快石济客专、青连铁路等8条铁路建设进度;积极推进济青高铁建设,同步建设潍莱高铁项目;开工建设鲁南城际快速铁路通道并研究提出在曲阜东站、兰考站分别接轨联通京沪、郑徐高铁的设计方案;加快推进济南和青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建成投用济南机场南指廊,完成日照机场主体工程,力争开工建设青岛新机场、菏泽机场和聊城机场,加快潍坊机场迁建前期工作。推进东营至济南、潍坊至日照等15条在建高速公路,启动建设济青高速扩容等6条高速公路。二要着力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争取内蒙古上海庙、陕西榆横至我省输电通道开工建设,积极谋划新的输电通道。优化风电、核电开发布局,开工文登、沂蒙抽水蓄能电站,争取新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三要着力构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体系。实施好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加快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和“海上粮仓”建设;编制实施《山东省水资源保护利用管理综合规划》,抢抓国家确定172个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机遇,尽快向社会推出一批水利工程项目清单。完成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实施好雨洪资源利用、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河道治理和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水利工程。
做好上述工作,省发改委责无旁贷。我们将按照“把握大势、办好实事”的要求,持续推进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强化勤廉,统筹融合加强党务、业务和队伍建设,加快发改工作转型,不断提高创新力、执行力和公信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