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儒学下乡重塑乡村文明
在距离山东省曲阜市不到30公里的泗水县境内,座落着尼山,这里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出生地。就在尼山脚下不远处的圣水峪镇,一场旨在重塑乡村文明的“乡村儒学”实验,已经进行了一年半。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一个普通的周日,还未走进圣水峪镇官庄村的乡村儒学讲堂,朗朗读书声已经萦绕在记者耳畔。能容纳近百人的教室座无虚席。教室内的村民,从稚嫩孩童到白发长者,都手捧《弟子规》,或站或坐,跟着教师认真诵读。
“尼山是孔子的出生地,儒学是从这里传遍中国走向世界,在这里开展乡村儒学,是为了让儒学再出发,更是为了重塑乡村文明。”谈起乡村儒学的源起,尼山圣源书院秘书长赵法生说。
赵法生表示,当前中国很多乡村由于传统文化荒芜,导致伦理瓦解、价值真空,数千年来礼让、温情的乡土不见了。所以他们考虑以书院为平台,把儒学和优秀传统文化重新送到村里和老百姓心里。
在最初开展乡村儒学时,虽然赵法生等人有着满腔热忱,但现实的困难仍摆在面前。“乡村儒学”发起人之一、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回忆说,最开始,儒学讲堂要用发放毛巾、肥皂等吸引村民参与。即便如此,能全程坚持听课的村民也并不多。
面对困难,这群学者没有气馁,而是不断摸索更加适合村民的讲课方式。“要让农民听得进去,就要用农民的话,讲农民的事,教身边的人。”颜炳罡说。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他们已经找到比较适合乡村的授课方式,授课效果也越来越好。如今,从拄着拐杖的老人到四五岁的小孩,都竞相自觉走进讲堂。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走进儒学讲堂,乡村的精神风貌也悄然发生改变。对此,圣水峪镇党委书记孟昭峰感触颇深。他说,“开展乡村儒学以来,村里的不文明行为大为减少。骂大街的没有了,偷窃现象消失了,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谈起乡村儒学,76岁的圣水峪镇北东野村村民刘德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说,曾经她的4个儿子因为赡养问题经常吵架,自从教授们来村里讲儒学和传统文化,儿子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开始争着孝敬她。
就这样,在越来越多的村民支持下,两周一次的乡村儒学课一堂堂讲了起来。开始是一个村,三个月后,覆盖周边六个村。目前,仅圣水峪镇就建立起7家乡村儒学讲堂,迄今共开办76期,听课村民累计达2.3万余人次。乡村儒学课堂已经走出泗水,走向山东青州、茌平等地。
在师资方面,除赵法生、颜炳罡等12位教授组成的义工讲师团外,台湾佛光大学教授谢大宁、苏州大学的退休教师汤笑、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宋立林……还有来自北京、广东甚至美国的义工和志愿者也开始加入其中。
“乡村儒学是践行者播撒在乡间的种子。我们希望这些种子最后能够收获丰硕的果实,重塑一个礼让、温情的乡土中国。”颜炳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