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生“慢就业” 就业不难择业难根源何在?

05.12.2017  11:25

  随着各大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会集中开展,又到了应届生就业的高峰期。但在各个招聘会中,招人的企业比学生着急,学校老师也在努力,只是穿梭于各个招聘会间的大学生反而淡定得多。近两年,大学生“慢就业”渐渐成为常态,但在专业人士看来,这种“就业不难择业难”的根源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的缺乏。

  企业迫切招人学生反而观望起来

  11月30日上午,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一号教学楼,大学生们来回穿梭于招聘企业之间。平面设计、装饰设计……来招聘的企业不少,工作人员都在竭力宣传企业的招聘政策。

  “我们这个产业园特别适合你,想回老家工作的话,这里是最好的选择。”一家菏泽的广告公司招聘人员向一位老家东明的学生介绍着。“来的学生是不少,但想招个合适的却很难,学生们可能选择余地太大了,即便有意向,也很难定下来。”

  这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说。当天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招聘会,一共来了180来家单位,提供了4455个岗位,但学校2018年的毕业生实际上只有1869个。“现在企业招人需求似乎都很迫切,招聘会的信息在学校网站挂了只有一周时间,报名的企业有400多家,最后我们只选择了与学校专业有关的180多家企业。”学校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郑老师说。

  或站在展位前拉人,或走到离展位远一点的地方发传单,企业为了招人使出了各种办法。不少企业在学校选好了地方开宣讲会。“很多学生在观望。”一家服装企业的招聘人员介绍,所有的热情介绍,不见得能换来一份学生简历。一家互联网企业提供了四个职位共计100多个岗位,工作人员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先加学生微信,方便会后随时微信联系。

  “挤破头”投简历已经变成过去式了

  在这个就业季,大学生“慢就业”成了不少奔波于各大高校招聘会企业的苦恼。“艺术类院校学生慢就业并不是新鲜现象,因为专业和个性原因,艺术类的学生就业热情一直不太高。但对一些文理类的院校,这两年慢就业的情况确实比较明显。”郑老师介绍。

  面对大学生“慢就业”带来的烦恼,章丘一家公路工程公司的张女士有一些无奈,最近一直在招聘工程类专业的学生,但情况并不乐观,在11月中旬的山东交通学院,张女士带着20个人的招聘计划前去,但一上午,她的统计表上只留下了5个学生的信息。“来咨询的也有一些,但不太多,按说我们这个薪资水平在行业内也还不错了。”

  “现在跟前几年招聘会上学生挤破头投简历完全反过来了。”参加了几次招聘会后,一家潍坊研发汽车系统的公司工作人员倍感失落,因为每次他都得自己往展位上拉人。“现在的毕业生找工作特别挑剔,非常关心福利、假期、薪酬,但一听说要下车间就都打退堂鼓,感觉对这个职业的性质不了解,要干工程师,就必须要从基层实践开始啊。”

  12月1日下午,在一所大学的礼堂内,一家制造企业的招聘宣讲会正在举行,只是稀稀拉拉的参会学生让企业和学校工作人员都有些不解。

  国企来校招聘应聘学生却不多

  对山东交通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的老师来说,今年学生的就业也让他们有些着急。今年是第二届毕业生,共有187个学生,照去年的情况,这个时候学生该签约的差不多都签约了,但今年学生签约率却只有一半左右,“不愁学生没单位要,愁的是有单位要,但学生不怎么着急。”一位学院负责人介绍,在9月份的时候,有一家铁路建设方面的国企到学校招聘学生,专门打电话希望老师发动学生去应聘,但前去应聘的学生还是不太多。

  一方面不少学生一直在等待考公、考研、考事业编,还有一部分学生在等待,不选择就业。”这位负责人介绍,相比于前些年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好转对学生就业心态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对这些‘95后’的孩子来说,没有很迫切的就业压力,不少学生的心态是没有理想的单位就再等等看。”

  对山东交通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高来说,自从这个学期开学以来,参加的招聘会不下五六场了,在周边的高校,只要有招聘会,他都会去参加一下。在11月17日本校的招聘会上,小高转了一圈,拿了几张简章,却并没有投简历的打算。“其实参加招聘会也没抱着一定能找到工作的期待,主要是多看看了解一下。”小高介绍,其实他已经拒了几个企业的offer了,手头上还有两个,但他还打算再看一下,看了这么多,慢慢就有更明确的就业目标了,不太想下工程单位,还是想找个电气工程师或硬件研发方面的工作。”小高说。

  没有经济压力缺乏就业动力

  山东交通学院轨道交通学院负责人介绍,从这个学期开始,学院上下鼓励学生们积极就业的发动会已经开了不止一次,“从各个方面增强学生就业的意识和观念。”

  “大学生慢就业差不多是从2014年、2015年才开始呈现出来的现象。”有的是选择参加各种考试,有的是为了特定的目标在努力,还有不少就是因为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十分迷茫,总之都不着急找工作。”齐鲁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泽东从事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工作已经11年,也见证了这几年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与当年‘80后’的大学生不一样,现在的大学生既没有很迫切的经济压力,在没有心仪的单位时,也缺乏就业的动力。”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就业不难择业难。”刘泽东介绍,在齐鲁工业大学,如今从大一开始就有了就业和生涯教育的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因为“‘慢就业’表面上看来与学生家庭经济的好转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系,但更深层次反映出来的是如今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刘泽东介绍,从初高中阶段起,学生们就缺乏对职业和生涯的了解,到了大学选择专业也有些迷茫,这种现象一直映射到了大学毕业就业的现状上。“有些学生是因为有更明确的目标在尝试,还有不少学生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而彷徨。”

作者:尹明亮         编辑:李悦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