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山东实践:巧用市场之手 建设美丽乡村
山东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过程中,用市场手段引导社会资源投入乡村环卫工作,政府花钱买环卫服务,既有效改变了农村环境面貌,也催生出一个环卫新市场。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山东“城乡环卫一体化”标准眼下正在申报审批中,制定这个省级地方标准的,是昌邑市的一家县级环卫企业——康洁环卫集团。
山东昌邑康洁环卫集团副总经理张言读介绍,“我们的市场化起步较早,目前业务涉及9个省,规模100多个亿,所以在城乡环卫一体化上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次制定的省标就是从我们500多项企业标准中提炼出来的。”
康洁环卫原本是从昌邑市环卫局剥离出来的一家下属企业。在山东大规模启动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行动中,昌邑市把城市环卫和乡村环卫打包,用政府买服务的方式,向社会招标。在与省内多家企业的竞争中,康洁公司靠优质低价的服务顺利中标。
山东省昌邑市环卫局局长齐琳告诉记者,“我们主要还是基于政府要花最合理的钱,买最好的服务这一块,你做的好,我们就根据奖惩进行适当的奖励,做不好,我们就按照这个规定进行扣罚,要做的差,我们就可以进行清退。”
城乡环卫一体化,是山东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突破口,而推进一体化的最大动力,就来自各地采取的市场手段。在不少地方,原本拨给环卫部门的财政经费,被投向了市场。为了确保盈利,康洁公司不仅建立了市、镇、乡三级日评、日奖、日罚考核标准,还创造性地引入物联网技术,监控管理每一个垃圾桶和运输车,把运行效率提高了20%。这一管理体系很快被山东各地环卫企业引入。而康洁公司则顺势走出山东,托管了省内外200多个乡镇的环境卫生。
张言读介绍,“据我们估算,国内的乡村环卫市场(每年)有500多亿,当初把我们推向市场是好事,通过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通过输出标准化服务,我们的业务还将扩大。“
城乡环卫一体化催生出的乡村环卫产业,也让不少制造业企业看到了商机。山东五征集团原来生产的都是城市环卫设备,今年上半年,仅这一家企业就开发出了13款适应农村环卫要求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了50%。
山东五征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朱元光介绍说,“像这款产品,原来的产品个头过大,不适合乡村道路的垃圾收集转运,而这款产品是我们今年刚推出的推板式侧挂车,个头变小了,还省油,还降低了用户的采购成本。”
而在整个山东,去年各级政府就投入了76.4亿元用于推进乡村环卫工作,在改变乡村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30多个环卫相关产业发展。仅昌邑市这两年就新增了环卫设备制造、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总投资三亿多元的项目。
山东昌邑市副市长陶金先表示,“通过政府花钱买服务,我们在乡村环卫上投入没有增加,每年大约3000万左右,但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并且培强做大了环卫产业,增加了就业,提供了税收。”
在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推动下,目前,全省95%村庄达到了环境整洁标准,并有四成以上的村庄迈进了生态文明乡村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