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打造软环境 创业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山东在体制上打通阻塞点,在资金上全力倾斜,让环境更有利于创业创新,让胸怀梦想的人们放手打拼,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让企业和社会分享更多的改革发展红利。
大学毕业生窦振豪,年初在胶州市里岔镇注册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提供网络代运营服务,同时开设自己的淘宝店,主营宠物用品。依靠当地设立的电商服务中心,窦振豪的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月销售额突破二十万元。最省心的是,他的众创空间由镇政府腾出的办公用房改造而成,不用为找房源发愁。
青岛六二八电商公司总经理窦振豪:“如果出去租房的话,一年至少要五六万元的费用,这一块儿的开支,包括水电费、网线都节省了,全部由政府给咱们掏腰包。”
为鼓励创业创新,里岔镇腾出两千多平方米政府办公用房,作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吸引一百多名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推动服务职能下沉,里岔镇新设立十二个管区服务中心,服务半径由原来的二十公里缩小到三公里,可办理周边五个村、上万农民的涉农服务,涵盖电商培训等14项民生服务。今年,由政府购买服务,免费培训三千名农村电商。
胶州市里岔镇副镇长史明高:“也就是说,把政府的各项服务搬到了群众家门口。”
服务先行,培训到位,里岔成了当地有名的“电商小镇”,带动周边二十多个村发展电商产业。在山东,政府层面持续发力推动创业创新:省财政提前下达2016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2.19亿元,预计撬动金融贷款五十多亿元,四十多万创业者直接受益。政策红利更是紧锣密鼓。济南大学王守仁教授是国内铸件行业的尖端人才,过去有不少项目产业化因为各种阻力半途而废。山东新近推出的科技体制改革举措确定:事业编制科研人员,不仅可以到企业兼职,离岗的还可以保留人事关系,成果转化收益高比例奖励科研团队。新政策让王教授可以安心跟进自己的项目,在邹平开泰集团,他主持的大型金属设备表面铸造抛喷项目,填补国内空白,每年可为企业带来上亿元效益。
济南大学教授王守仁:“搞科研没有后顾之忧了,相当于把人才流动的渠道打通了。”
在邹平,财政科技资金减少了对企业点对点地无偿资助,转而重点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引进培育高端人才和团队。上半年全县支出两千多万元,引进六十多位省级以上高端人才,三十多个科研项目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一系列创业创新政策释放着源源不断的活力,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上半年,山东新登记市场主体65.5万户,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11个百分点;全省新登记个体私营企业安置从业人员214万人,同比增长26.5%。
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所所长高福一:“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使有梦想、有意愿的创业主体‘如鱼得水’,最大的红利就是实现了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视频链接:http://v.iqilu.com/sdws/sdxwlb/2016/0901/4356241.html